社會應該為青年創(chuàng)造上大學以外的出路
可是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絕大多數(shù)孩子和家長都將上大學、上名校為唯一目標,盡管一些人明知自己不具備條件。不能怪他們自不量力,造成千軍萬馬擠上獨木橋的根本原因是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青年的出路越來越窄,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越來越差。用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上大學還有什么出路
有人說現(xiàn)在高考是“一考定終身”,要多考幾次才公平。
大學四六級英語考試早已實行多次考試,可以不斷地考下去,但是好不好呢?也不好,照樣一大堆意見。有沒有好好做過一個調查,比如說每年高考究竟多少人是正常發(fā)揮的、多少人是發(fā)揮失常的?考試的結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反映考生的實際情況?媒體報道的事例和大家聽到的抱怨當然都是負面的,但是(發(fā)揮失常)在全國每年數(shù)以百萬計的考生中占多大的百分比呢?其實,考試設計得再好,再公正,總會有人因為考得不理想而認為試卷出得不好,永遠都會有人認為自己沒有正常發(fā)揮。你讓他考5次,他都會說沒有正常發(fā)揮,為什么不能考第六次?任何制度都是有弊病,只能盡量減少弊病,卻無法完全消滅。考試總是有局限性的,但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即使少數(shù)人發(fā)揮得不好,也沒有什么不公平。增加考試次數(shù),或者推行高中階段的聯(lián)考制度固然有利于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但在升學壓力依然很大的情況下,只會將壓力提前到高中階段,或者分解到每次考試中。還加重了考試成本,不是由家長承擔,就是多花教育經費。在目前,還必然增加考試作弊和全過程中發(fā)生舞弊的概率。我說過多次,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應試,但將應試能力與素質對立起來是錯誤的。為什么素質高的學生就不應該有很好的應試能力?難道素質高的學生都考不出好成績才正常嗎?人生不都在應試嗎?個人之間、群體之間以至國家之間的競爭往往都是“一考”決定的,奧運會比賽時能因為“發(fā)揮不好”要求再來一次嗎?
其實,高考的“一考”是定不了終身的。少數(shù)人認為自己考得不理想,或者發(fā)揮得不好,或者的確還有差距,完全可以下一次再考。而且如果認為自己不適合上大學,或者一時考不上大學,為什么不能選擇其他出路呢?如果社會本身是健全的,高考指揮棒你可以不聽。如果你選擇了不上大學,或者考不上就不再考,這根指揮棒就奈何你不得。
要從高考的指揮棒中解脫出來,首先得靠學生本人和家長。比如有些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實際能力、職業(yè)目標出發(fā),選擇不上大學,或者先創(chuàng)業(yè)、先工作,或者在大學期間退學創(chuàng)業(yè),有多少家長會支持?請問在座各位家長,如果你們的孩子這樣做,你會支持嗎?如果家長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對這一部分學生,指揮棒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更重要的,要靠社會,靠政府。
根據(j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0年大學的毛入學率應該是40%。也就是說,到2020年,同齡青年中會有40%的人能夠進入大學。如果剩下60%的青年沒有出路,或者說與那40%上過大學的人以后的差異會很大,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那是可以想象的。經濟和教育都發(fā)達的國家如美國、德國也不是人人都上大學的,它們的毛入學率在50%左右,不會超過60%。就算達到60%,也還有40%的人上不了大學,為什么就沒有高考的壓力和惡性競爭?因為在義務制教育結束后,學生就開始分流了,一部分人根據(jù)個人的特長、興趣和職業(yè)目標選擇不上大學。剩下的人也不會都選常青藤大學或頂級的大學,比如家庭經濟條件不太理想、估計自己又拿不到獎學金的就選所在地的州立大學,學費便宜或基本可免除;不想進一步深造研究的會找實用型的大學;申請失敗的學生也會不得已求其次,或者先工作再找機會。
可是中國的情況恰恰相反,絕大多數(shù)孩子和家長都將上大學、上名校為唯一目標,盡管一些人明知自己不具備條件。不能怪他們自不量力,造成千軍萬馬擠上獨木橋的根本原因是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青年的出路越來越窄,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越來越差。用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上大學還有什么出路!
農村孩子只有上了大學才有可能成為城里人,才能擁有城市戶口或合法的居留證,才有可能有比較體面的職業(yè),過比較舒適的生活。否則他永遠只是農民工,即使在城里工作很多年,連他們在城市生的孩子也不能有城市戶口,不能在城市參加高考,將來十之八九還是“農民工”。
城里的孩子也只有上大學一條路,因為現(xiàn)在做什么都講學歷。就是在工廠企業(yè),沒有大學學歷的人一般當不了管理人員,僥幸當上了也得補一張文憑才能鞏固。前年我們圖書館要招古籍修補人員,人事處說要本科畢業(yè),我說要本科干什么,中專就可以了,后來我讓步改招大專。修補古籍難道博士會修得最好嗎?以前不少沒有文化的人修補得也很好,并且能在工作過程中學到文化。當然有點文化更好,但何必一定要本科?現(xiàn)在沒有大學文憑寸步難行。我們圖書館一個干得很好的小伙子,就因為只有同等學力的大學文憑而不能轉正。
這些年大學擴招,毛入學率增加很快,但矛盾卻越來越尖銳。因為水漲船高,招聘或錄取研究生的條件也高了,就看是否名校,是否985、211大學。同樣是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還要拼其他條件,成績積點、競賽、實習、社團、證照,甚至戶籍、相貌、家庭條件、社會關系,多多益善。于是競爭越來越提前,從高中、初中、小學,已經提到了幼兒園。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不惜從買學區(qū)房開始。我大膽地預測,如果這樣的競爭不終止,下一步必定會出現(xiàn)胎教競爭,再下一步就是基因的競爭。
高考改革得再好,辦法再公正,不能增加毛入學率。到2020年,如果有60%~80%的青年參加高考,就算高考能挑選出40%最合適的考生,總還有20%~40%的人要淘汰。如果青年已經合理分流了,剩下40%多一點的人準備上大學,而他們又很明確自己是要上應用型大學還是要繼續(xù)研究等等,不僅高考不會有什么壓力,就是名校也會遭遇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就可以實行各種考試的方法,可以自主招生,也可以全國統(tǒng)一招生,連入學后的很多矛盾也能迎刃而解。
解決青年的出路問題,不是大學也不是幼兒園的事情,而是政府、社會的事,也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以及本人的理性選擇。社會解決好這個大的前提,使青年人能夠在不同的階段找到不同的出路,只要肯努力,今后都有體面的職業(yè)和穩(wěn)定的收入,才能夠保證各級學校是良性競爭,也能保證各種人才得到發(fā)揮,也能夠使學校、老師盡心盡責使孩子成才。一味將社會的責任推到學校,這對政府來說是不負責任,對輿論來說是誤導,對家長來說加重了不必要的負擔,對孩子來說扼殺了個性,迫使他們走這樣一條獨木橋。我認為這才是中國教育的實質問題。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