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過去很長歷史中的大部分時間里確實不強壯,原因很多。但僅就國家與社會、政府與民眾的關系而言,它還是反映了其中的真實邏輯。人所共知,以往歷屆朝廷都曾不遺余力去號召人民熱愛皇帝、領袖,熱愛國家,熱愛民族,但實際上始終不能根本上解決民眾和政府“兩張皮”的現象。這也不奇怪,一個本來就把民眾當作役使與操縱對象和表面上把民眾當主人而實際上把他們當仆人的制度底下,大家有什么理由將自己百分之百的能量奉獻于一個與自己的利益南轅北轍的異己之物呢?世界上只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的道理,沒有“兩家人強說一家話”的道理。就像我們平常過日子,自己一家人過起來,那是與己息息相關的日子,干起來當然有勁頭,有奔頭。如果到別人家去幫工奉獻,那是緣于特殊的感情或原因,而且也只是偶爾為之。如果常此下去且被視為理所應當,甚至動輒還遭受其家主人的虐待欺侮和非人對待,想一想有誰會愚蠢到為其拼命賣力的地步?“子民意識”下的國家管理所產生的正是這種效果。
“子民意識”在當今的表現有多種,在我看來,比較習以為常且容易導致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為相對于民眾利益發生異化的,主要是“老百姓”、“父母官”、“吃皇糧”和“義務本位”的心態。
1.“老百姓”是人們日常用的最為普遍的一個名稱,這里將其當作子民意識來對待,也許會被一些人認為極端和偏頗。而我以為針對某些人和某些場合,這個稱呼的確是有所謂的。在我們周圍,很多人開口閉口都是“老百姓”。在普通民眾那里或在一些平常場合,隨便說說也就罷了。但是從國家機關人員尤其是擔任領導職務者的口里說出來,而且是在大庭廣眾和正式場合說出來,情況就不一樣。盡管已經習以為常,或說者無心,但這正是問題所在,當這種現象都不被當作問題時,難道不正說明它嚴重嗎?人們的確聽慣了,也早就淡漠了其中的真正味道。可仔細分析起來,我們就發現“子民意識”的本質。在不少“有身份”人的言談話語中間,“老百姓”里含著“關懷”中的憐憫,含著“尊重”中的蔑視,含著“服務”中的恩賜,含著“放下架子”的高高在上,含著“群眾意識”的權貴心態。在無形當中,“老百姓”被作為草根階層圈劃出來,成為冠名為“主人”的仆人,與此同時,一個與之分殊兩立的“精英階層”和“權貴上流社會”也就悄悄然產生。這顯然不是公民意識,而是子民意識。
2.“父母官”是一個好聽的名稱,過去歷朝歷代的當權者幾乎無人不以此自居。到今天,仍然有不少國家機關的領導干部不忘傳統,開口閉口把“父母官”放在嘴上,表示自己的管理理念是做官待民眾就像父母對待兒女那樣令人愜意舒適溫暖和負責。這種善良美好的愿望無可厚非,但看看實際情況那就不由得人不大失所望。秦皇以降,百代更迭,權者無數,可是能數得上來的、稱得上“父母官”的真可謂寥若晨星。由此可知,得要有多少人生活在名義上是“父母官”實際上連“后爹娘”都不如的悲慘境地。顯然,“父母官”這種居高臨下的家族家庭式行政理念只是一個明實不符的幌子。作為廣大民眾在人治時代的惟一訴求和手握權柄者的真實愿望或是粉飾,由于沒有外在合理制度約束,它沒有也不可能變成現實。
這里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到底誰是誰的父母?到底官人是人民的父母,還是人民是官人的父母?做官理政者吃喝穿用一應生活之需來自人民的納稅,為此才有“人民是衣食父母”的美譽。退而求其次也得維持一種身份平等的市場關系,大家誰也不要叫誰“父母”。政府官員消費人民的稅賦,反過來付出管理的勞動把公益事業辦好,那也算對等的交換。可怕的情況是,不少權勢之人不僅僅是吃了不干,而且更有甚者還要多吃多占魚肉鄉里以權謀私虐待人民。這顯然也不是公民意識,而是子民意識。。
3.“吃皇糧”,也是自古至今頗為流行的說法。首先說的是自上而下的官僚隊伍,得以安身立命之本是皇帝賜給的餉俸,這是指的官員的生活來源;其次在于明示身份,因為吃的是皇家的供應所以就有別于土里刨食的“草根百姓”,地位自然令人眩目;再次為關鍵之處:吃了誰的用了誰的就要聽誰使喚,臣僚百官吃的既然是“皇糧”,那理所應當就是皇帝的仆臣役吏,是皇家的家丁傭人。它成了一個特殊的家族,是一個以皇帝為家長的特殊的“血緣豪戶”。在這個深宅大院外面是“草民百姓”。以皇帝為首的院子里是貴族精英,他們得沆瀣一氣,一致對外,操縱世事,管束“百姓”,以便保證這個特殊系統的利益。歷史上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去追究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制度至此,令人無話可說。要說的是當代,是今天,這種“吃皇糧”的話仍有人在說,“吃皇糧”的事仍有人在做,“吃皇糧”的精神仍然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