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實踐基因
從中國和平發展30多年的實踐來看,中國的崛起也有許多方面不同于過去與霸權國爭霸的那些新興大國,與當年的英國、西班牙、德國、日本、蘇聯等崛起時的情況有重大不同:
中國的和平發展不以單方面追求本國的權力為目的。中國并不認為現在的大國關系是一種零和游戲,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影響力的快速增加并不必然導致其他大國的影響力下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持續30多年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發動機之一,許多國家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得到大量的經濟利益。
中國不把任何地區視為中國的勢力范圍,不與任何國家結成排他性的、針對第三國的軍事聯盟,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小國、弱國的關系,也沒有西方歷史上那種大國與被保護國、附屬國、勢力范圍的關系,這也大大降低了西方歷史上那種大國之間的軍事結盟引發直接和間接戰爭的可能性。
中國在和平發展過程中處理與國際環境的一個最基本的國策就是中國反霸但不稱霸、不爭霸,中國永遠不做超級大國、永遠不稱霸是中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既定國策。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最強盛的時候,沒有在東亞和世界稱霸,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體系和歐洲國際體系重大的區別,就是在東亞體系中沒有發生過類似西方的三十年戰爭、十字軍戰爭、一戰、二戰。中國的不稱霸原則,即是中國和平發展進程的基本指向,也是避免與其他大國和霸權國發生大規模沖突和戰爭的基本因素。
新型中美關系的構建是化解修昔底德陷阱必須解答好的重大命題
中美關系帶有全局性和戰略性,因此它會對其他的大國關系產生重大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中美之間探索出一種合作而非對立、雙贏而非“零和”、良性競爭而非惡意博弈的新型大國關系模式,就是化解修昔底德陷阱必須解答好的重大命題。
中美關系已經開始形成易經思維的那種陰陽關系。這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大國關系。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邊界領土爭端等歷史遺留的重大問題,并無你死我活你贏我輸的零和博弈。中國不僅不推翻現存的美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反而積極努力地融入了這個體系;中國不僅沒有挑戰現存的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反而積極遵守和維護以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準則為基礎的現存秩序,甚至在許多方面比美國更愿意維護聯合國機制、WTO機制。最易引起中美沖突的臺灣問題,盡管仍是中美之間的一個矛盾因素,但在中美大局中的影響和作用大大下降。中美關系似敵似友,非敵非友,退中有進,競爭中有合作,總的方向是朝著穩定對話和合作伙伴關系發展的趨勢。
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期間明確提出,中美應努力塑造21世紀的新型大國關系,“為不同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建設積極合作關系樹立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典范”。2013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與奧巴馬總統的安納伯格莊園會晤中,用三句話概括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一是不沖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應成為世界穩定的壓艙石、世界和平的推進器。
化解修昔底德陷阱,構建新型的大國關系,需要從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中吸取新的思維、新的思想。習近平提出的邀請大國與中國共同和平發展、以合作共贏為目的、以共同利益和兼顧他國利益為動力、以共同安全為核心等思想,是中華歷史文化精華的體現,可以視為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戰略構想。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相關專題 |
· 《人民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