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治國理政觀”系列特稿: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提高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內容豐富,思想深刻。他的經濟戰略思想根植于中國的實際,是多年積累形成的,并一以貫之不斷發展。豐富的工作經歷,使他對經濟數據的意義、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經濟規律以及發展方式轉型有充分的了解,對中國經濟也有著深刻的理解。通過學習習近平主席的經濟觀,我們將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堅定信心: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
2013年11月3日至5日,習近平主席在湖南考察。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科學分析明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既要正視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又要看到具備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增強憂患意識,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面對錯綜復雜、快速變化的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既要充分肯定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的態勢,也要看到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從壞處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
——習近平在廣東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座談會(2012年12月9日)
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看干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2013年6月30日)
我要強調的是,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第一,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第二,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第三,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的強勁內生動力。第四,信心來自于亞太發展的良好前景。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2013年10月7日)
我們這么大個國家、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防止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一味以生產總值排名比高低、論英雄。
——習近平在湖南考察(2013年11月3日至5日)
【解讀】
《習近平闡述“四大信心”,排除中國經濟失速風險》
“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經濟增長及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預期目標之內,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沒有什么意外發生。”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發出中國經濟最強音。中國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公布在即,這一講話實際上再次否定了中國經濟出現“失速”或“硬著陸”的觀點,表明中國決策層大局在握,為世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糾正GDP崇拜 從根上防控債務風險》
實現不帶“后遺癥”的發展速度,離不開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中組部日前印發的《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規定,今后不能只把GDP和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要求“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正是對GDP崇拜的有效糾正,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盲目舉債沖動,從根上防控債務風險。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