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正偉
19世紀后期的晚清,在歷經國內動亂之苦,飽受西方堅船利炮蹂躪后,統治者痛定思痛,在軍事建設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倚重勇營、興建學堂、籌建海軍、派員留學,開始重塑軍事強國的艱難探索。
然而,晚清軍事變革的過程轟轟烈烈,結局卻分外凄涼。縱觀其全過程,得失令人扼腕感嘆,更讓后世猛然警醒。
內憂外患迫使清廷實施軍事轉型
19世紀中葉,在風起云涌的國內反抗運動中,八旗軍接連失利,清政府不得不直面八旗軍戰斗力衰敗的事實,起用勇營。
勇營制度源于保甲團練,多以地方官員奉命組建而成,起初為應對太平軍的地方武裝力量,有湘勇、淮勇、豫勇、霆勇等大分支。在組織系統中,以“營”為戰斗單位,由統帥指揮,每營約500人,外加長夫(類似于工兵和輜重兵)180人。全營設劈山炮2隊、抬槍8隊、小槍9隊、刀矛19隊,共計38隊,本身結構簡單、容易組合。為配合統領指揮調度,還專設營務處,下分文巡捕、武巡捕、銀錢所、軍械所、發審所、公牘、書啟、方案,構成了整支軍隊的指揮中心。
整體上,其編制固定齊整、冷熱兵器配備合理、攻防體系層次分明,較八旗而言,其戰斗力更為強悍,因此勇營迅速替代八旗軍成為晚清軍事力量主要的兵制,也在整體上較快提高了清軍的戰斗力。
但勇營制度只是地方官員的應變之舉,目的只是為了鎮壓民變,并不構成真正意義上的時代變革,清政府對海上力量的重視與發展意義更為深遠。
當時海權觀念方興未艾,各國海上力量發展迅速。1874年,李鴻章上奏指出:“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未有之強敵。”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世界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始抬頭放眼看世界。
1874年,日軍侵臺,中國賠償兵費50萬兩,清政府深感中國竟非彈丸小國之敵,便向英國聯系購買軍艦,由此拉開海軍建設的序幕。
除積極購置軍艦,清政府也非常重視軍事人才培養,相繼派出數批共90多人到西方國家學習軍事。此外,還積極引入外國智囊,例如法國人畢乃爾、英國人戈登和瑯威理,反映出清政府對建設現代軍隊的渴求和重視。
同時,清政府著眼自身長遠發展,開始興建軍工廠、軍事學堂、軍港和基地。相繼創立了安慶軍械所、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江南輪船招商局、金陵制造局等一批在當時有影響力的兵工廠,基本形成了軍事工業體系的雛形。
清政府還先后創設了福建船政學堂、操炮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和北洋武備學堂等各類軍事學堂19所,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干人才。1878年,清政府開始籌劃建立旅順軍港,供鐵甲戰艦維修使用,又苦心經營大沽、威海衛等基地,用來鞏固海防。
在具體制度上,清軍也主動與外界接軌,積極融入世界潮流。例如北洋海軍在組建時,就參考英德兩國海軍相關制度制定《北洋海軍章程》,章程中對“船制”、“官制”、“升擢”、“考核”等12個方面都有完備規定,一些觀點不乏遠見。
就以北洋海軍而言,它在人員設置、訓練組織、禮儀禮節上都與國際接軌,已經慢慢融入世界海軍發展的潮流。當時,除在中國的南北洋各口巡視之外,中國海軍也經常出現在朝鮮的仁川、釜山、元山與濟州島,日本的神戶、橫濱、長崎,俄國的穆湖威、海參崴等地,儼然已成為遠東的海上勁旅,穩操西北太平洋的制海權。據1891年英國《倫敦武備報》的評估,中國海軍排名為世界海軍第八位,而日本海軍則排在第十六位。
這些改變,也確實給晚清軍事力量注入了一股活力。對內,清軍迅速獲得了平定叛亂的能力,保證了國內長達20年相對穩定的局面,贏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對外,清軍在東方防備日本侵略臺灣地區、朝鮮,西北東北防備俄軍覬覦邊疆,西南抵抗法軍入侵越南,都擔當了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