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王鏡宇、吳振東
圖為2009年12月18日,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護鯊大使”姚明(右五)在上海舉行的“姚明攜手美國野生救援協會護鯊公益廣告全球投放”儀式上和上海男籃球員們留下手印。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寒冬時節,黃浦江霧霾籠罩,姚明作為投資人的上海男籃俱樂部隱身在斜土路上一排不起眼的尋常院落之中。
給記者開門的是身高2米29的姚明。辦公室布置簡單,略顯逼仄。臨窗一桌一椅一臺筆記本電腦,靠門兩張沙發。寒暄過后,姚明聊起他的童年、他的夢想和他對未來的期待。
印象深刻的“第一次”
姚明生于1980年,那是改革開放剛起步的年代,在他兒時的記憶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第一次”。
8歲時,著名的美國哈林花式籃球隊來滬訪問,媽媽方鳳娣帶著還沒開始練籃球的姚明第一次去看外國人打球。“那時覺得籃球更像是一部好玩、好笑的喜劇”。 但姚明后來明白,哈林籃球隊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推廣籃球,“用一種嘻哈的風格,用一種非常幽默的風格去闡釋表演籃球的藝術。”
上世紀80年代末,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進入中國。同所有愛趕新潮的孩子一樣,10歲的姚明在人民公園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終于第一次吃上了肯德基。
此外,姚明還記得,家里的第一臺彩電是上海的金星牌;第一次喬遷之喜,搬進了一個相對大一點的房子,也是“很興奮的”;上中學時,他有了第一塊卡西歐電子表,大家對這塊日本手表都很好奇。
1995年,中國籃球聯賽改革起步,主客場賽大幕拉開。這年末,15歲的姚明被“特批”從上海青年隊轉入上海隊,從“臨時工”變成“正式工”。他記得,轉正后頭3個月收入加起來是832元。
姚明的父母就沒趕上“好時候”,姚志源和方鳳娣打籃球的年代,月工資才三十幾塊。“家里多了個勞動力,我感覺他們挺高興的。”姚明說。
在上世紀80年代,走出國門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是件遙不可及的事情。父親年輕時去英國比賽,在泰晤士河邊拍了一張照片,讓兒時的姚明印象深刻。
“我從小就夢想有一天,去英國也要在那兒拍一張照。”而這個心愿,竟到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才完成,姚明當時已經退役,是以電視臺解說顧問的身份來到倫敦。
1997年,姚明到巴黎參加一個籃球訓練營,這是他第一次出國。盡管從小被教育:“不要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是圓的”,但姚明坦言,出了國依然感覺什么都新鮮,“看到很多確實很精彩的東西。”
人生中的這些“第一次”,姚明覺得,無不與改革開放有關。
“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就是調動了人的積極性,人的勞動力、創造力得到了釋放,使社會充滿了各種可能性。”姚明說。
我堅信體育對教育的影響。特別是在大學教育之前,體育應該是教育的一部分。體育運動,特別像籃球、足球,需要集體合作分工,每個人講究自己做一個動作的熟練性,最終通過合作去實現共同的目標,這非常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