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能以嘲諷
馬克思主義為時髦
周小毛
今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有的以批評和嘲諷馬克思主義為‘時尚’、為噱頭”。現在,確實存在疏遠、懷疑、否定甚至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現象,馬克思主義“失敗論”、“無用論”、“過時論”、“取消論”的噪音雜音時有出現,把堅持馬克思主義等同于左、等同于思想不解放的觀點還很有市場,以至于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我以為,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要么是不懂馬克思主義的表現,要么是對馬克思主義存在偏見與誤解,是非常錯誤和危險的。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馬克思恩格斯心血來潮的應景之作,她是19世紀中葉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一步發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的產物。作為一種理論體系,她繼承了前人的智慧與成果,更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的斗爭中成熟、發展、壯大。每一次重大的事變,都給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機遇。從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到現在,高峰與谷底,順境與逆境,風風雨雨160多年,馬克思主義從來沒有被戰勝,其真理的光輝越來越奪目。可以說,現在,有越來越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選擇這種理論,而且都是理性和自覺的。
一種理論為什么如此氣勢磅礴?一種主義為什么如此經久不衰?根本的原因在于這種理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大凡學習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原著的人,無不為其思想的深刻、知識的淵博、邏輯的嚴謹所折服;無不為其認識事物的穿透力、分析歷史的洞察力、把握未來的預測力所欽佩。在思想的巨人面前才會認清自己的不足,才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人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理論深度上不來,理性思維提不高,而熟讀、精讀并且能夠領會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經典的人才會有更高的看家本領。探討規律、掌握真理、指導實踐是理論的神圣使命,理論只有把握了事物發展的內在聯系,透過現象抓住本質,能動地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她才能夠說服人、征服人,才稱得上徹底的、科學的理論。而理論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離不開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作支撐,馬克思主義就以其無與倫比的知識為基礎,以人類社會最前沿知識的集大成者的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既是職業革命家和革命導師,又是大學者,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就是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法學家、政治學家、語言學家、軍事學家,他們在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與造詣也是很深的,人文社會科學的任何領域,他們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是,只要去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你就會自然而然地領略到其知識、思想的風采,你就能感悟到科學的魅力、真理的魅力。當然,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深刻,所以進入經典的自由王國并非輕而易舉,只有“衣帶漸寬”、“人憔悴”,才能在“燈火闌珊處”收獲閱讀經典的累累碩果。因此,只有接近經典、學習經典、走進經典,才會了解經典、熱愛經典、相信經典。而遠離經典的結果往往是鄙視經典、懷疑經典、否定經典。憑道聽途說、憑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就否定經典,這不是無知就是淺薄。一個連《共產黨宣言》都沒有學習過的人是沒有資格對馬克思主義評頭品足的,不懂馬克思主義反過來去嘲諷馬克思主義到頭來只能貽笑大方。
現在,有些人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墨守成規,嘲諷馬克思主義是老古董。其實,這是不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結果。馬克思主義在創立之初,馬克思恩格斯就把自己的理論看作是發展的、變化的,沒有窮盡真理,需要補充完善。他們在革命實踐中,依據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帶頭修改、批判、否定自己過時的理論觀點與論斷。恩格斯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從來不靜止自我,而是以動態的思維來認識客觀事物;從來不孤立自我,而是以普遍聯系的觀點來觀察世界;從來不封閉自我,而是以博大的胸懷海納百川,她善于從多元化的社會思潮中吸收合理的思想豐富自己,善于從實踐中吸收營養來發展自己。馬克思主義的這種內在特質,將永葆其自身的生機與活力。以非理性的方式隨意地去嘲諷一種科學性、邏輯性、開放性很強的理論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的,也許表面上時髦,但結果注定會失敗。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