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幾乎占主流的聲音都在批評國有企業,指責其效率低下,與民爭利,并成為貧富差距的助推器。而所有問題的癥結在于國有企業所擁有的“天然特權”,如低資金成本、低土地成本、高補貼等。因此,改革就必須打破既成的所有制結構,消除對國有企業的優待,實行私有化。如吳敬璉、茅于軾、張維迎、陳志武、許小年等一批主流經濟學家。易憲容的態度比較折中,認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式可多樣,私有化也是其中可以選擇的一種。而林毅夫則堅決反對私有化。國企的改革出路非私有化不可嗎?
一、西方人眼中的“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并非中國的專屬,并非社會主義國家特有,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同樣存在著國企,如果說我國國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體制的影響而受“詬病”,那么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如何看待國有企業的呢?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和赫伯特?西蒙等就批評過“國企無效率”,私有化乃人間正道的經濟學等觀點。斯蒂格利茨指出,有了競爭,加強監管,經理資本主義企業和國企都可以發展。不僅如此。這些年來,歐美的一些知名經濟學家已經和斯蒂格利茨聯手研究,并在《私有化:成功與失敗》的報告集中說明,國企通過改革可與市場經濟共舞、融合,且“做得好”。他們的這項內容廣泛的研究成果分別顯示出,在全球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中:私有企業“不勝其任”的例子很多,而國有企業做得好的例子屢見不鮮。如果在壟斷行業實現私有化,那么“私有部門比政府更擅長玩弄壟斷權術,結果是總體經濟效率并未提升”。
200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等也從方法論的角度指出,簡單地劃分公共、私人部門十分粗糙,將它們完全對立起來則不可理喻。私有化不是靈丹妙藥。沒有各種公共制度作為支持市場的基礎,任何市場都不能長期存在下去。在現實場景中,公共的和私有的制度經常是相互嚙合和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存在于相互隔絕的世界里
而在實踐中,2008年金融危機后,西方國家傳統的自由主義資本主義受到一定的沖擊,與此同時國家資本主義在新興市場以全新方式強勢崛起。素以完美的市場經濟著稱的美國,在金融危機時肆虐的時候,也是計劃經濟﹑國有化一起上,讓美國人開始思考自己的發展模式。放眼歐洲,其私有化其實也是有限的政策行動。雖然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歐洲出現的私有化浪潮,但私有化的宏觀經濟效果體現得并不明顯,僅僅有幾個國家,如英國和西班牙完成了對能源、電信、交通等戰略部門的全面私有化。其他國家,戰略部門(尤其是能源部門)的大部分資產仍然由國家控制。
即使是完全民營化的國家也通過各種方法間接掌控一些重要行業,如英國當時所采用的“黃金股” ,政府利用黃金股來確保廣義上的國家安全,防止國防領域的私有化企業被敵方(外國)接管,保證公用事業部門提供天然氣、電力、水、通信和交通等公共服務。這些服務的提供和重點設施的保衛確有戰略意義,尤其當私有化不能確保在充分自由和有效管制兩方面齊頭并進時,更是如此。在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中,國家頻頻出手救市、援助,難道此時就不考慮私有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