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是道路選擇和評判的主體
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價值追求。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選擇和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擔當共同匯成中國發展進步的合力。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大結束后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一詞,成為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后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成為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堅持群眾史觀的鮮明標識。
人民群眾不僅是道路選擇的主體,也是道路評判的主體。人民群眾不僅最終決定道路選擇的問題,也擁有在道路實踐過程中的評判權利。在道路選擇和評判主體的問題上,習近平明確地將“人民”擺在最高的位置。他反復強調,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根本原因在于這條道路是人民群眾自己的選擇。2013年3月19日,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第一次出訪前夕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習近平同志指出:只有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道路,走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最終才能走得通、走得好。路在腳下生成,并在腳下延伸。3月23日,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中,習近平形象地提出了“鞋子論”,論述關于道路評判主體的問題。他指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適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這一形象的比喻在彰顯鮮明的習氏政治話語風格的同時,也反映出習近平同志在道路評判問題上對于群眾史觀的嚴格遵循。
習近平同志這一論點提出的實踐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人民群眾的利益代表,在道路完善的過程中,必須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尤其需要傾聽勞動階級的呼聲;必須隨時隨刻回應人民期待,尤其需要回應勞動階級的期待。這也就決定了,在精英話語和大眾話語之間,執政黨迫切需要進一步尊重大眾話語,并努力尋求兩個話語之間的相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