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隨著科學發展觀由重大戰略思想上升為指導思想,全面小康由“建設”到“建成”要求的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同時既明確了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又強調了在其他四位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文明的建設和發展中,強化生態文明理念的引領,體現生態文明的價值。正是基于對生態文明如此全面深刻的認識,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新論斷。這對于后發趕超中的貴州,更加堅定了我們理念與行動交融的生態文明新時代的運作取向。而這一取向所積淀的不僅有貴州歷史探索中的經驗,還有現實發展中的特色,更有未來追趕中必然的突破。
生態文明理念形成中的貴州探索
——世界共識下的區域回應
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首先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名詞——可持續發展,并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一很快得到廣泛認同的定義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達成共識,可持續發展從此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話題。
而幾乎與此同時,在中國西部貴州地域上畢節這塊神奇之地上,一場對貴州今天發展理性有著深刻影響的可持續發展實踐悄然拉開序幕。畢節,因地跨長江、珠江流域被稱為兩江上游的“生態屏障”,又因匯聚了世界上貧困地區的幾乎所有特征曾被聯合國有關機構明確界定“這里許多地方已不具備人居條件”。而從1988年開始,這里因歷史地擔當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前沿重任,幸運地成為一塊受到全黨全國人民格外關注的充滿希望的土地。時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在對畢節這個受著人口膨脹、生態惡化、經濟貧困三道沉重枷鎖禁錮的典型的巖溶貧困山區進行考察后提出,要把畢節辦成一個生態試驗區,立足于打破三道沉重枷鎖的禁錮,確定將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作為三大建設主題。三大建設主題各有應對側重又彼此協同推進,聚合為一個具有密切內在關聯的實施系統,將物質生產力、自然生產力、人口生產力整合為一個強大的實踐動力,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共贏的試驗區總體建設目標。
貴州的春天不再寂靜。正是畢節試驗區建設多重效應的示范,主導貴州今天理性發展的生態文明理念,在貴州越來越廣泛的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實踐中迅速蔓延。
省會貴陽市,2000年便開始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由此也才奠定了其十七大以后迅即進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高端頂層設計的基礎,以致成為今天國際上都有著相當影響力的現代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示范。
紅色文化名城遵義市,在著力建設具有西部山區和革命老區特色的森林城市的探索中,創建了“四在農家”模式,進而開啟了今天以遵義實踐為基礎的全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
……
伴隨區域探索的步伐,貴州的發展同全國發展一樣,逐步從不理性走向理性。上世紀90年代《中國21世紀議程》頒布后,貴州結合省情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進入新世紀強調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貴州突出的競爭優勢之一,提出要大力實施“生態立省”戰略。2007年4月召開的貴州省第十次黨代會又提出了實施“環境立省”戰略。這一戰略是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立省戰略的繼承和提升。這里的環境既包括硬環境,也包括軟環境;既包括自然環境,也包括人文環境;既包括保護環境,更包括建設環境。至此,生態文明理念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在貴州這一特定的地域上,獲得了其先期示范性的成功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