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駐泰國記者 王 慧 丁 剛
2013年03月25日09: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本報記者在柬埔寨、緬甸和老撾等國采訪,總會在街頭、鄉間看到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在一些邊遠城鎮,年輕人更是明顯多于老年人。有分析認為,人口紅利已成為影響東南亞經濟未來走向的重要因素。人口紅利,是指有利的人口年齡結構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但是人口結構有利并不必然導致人口紅利,還需要對物質和人力資本的投資,以及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保證。
有利于東南亞提升制造業水平
在泰柬邊界小城波貝的大市場,看上去20來歲的柬埔寨商販阿龍告訴本報記者,他原先在金邊的一家紡織廠工作,月工資大約相當于100多美元,而現在做服裝買賣,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就能賺100多美元。阿龍的家在金邊附近的一座村莊。他說,村子里的四五十個年輕人現在全都出來打工了,有的進了制衣廠,有的進了自行車廠。還有一些像他一樣,選擇了經商。阿龍是柬埔寨勞動人口的一個縮影。按照柬埔寨官方統計,15—64歲的勞動人口占其1400萬總人口的63.8%。
據美銀美林的統計,從2010年到2020年,菲律賓勞動人口將增加31.3%,達到7500萬,馬來西亞將增長18.7%,至2200萬,印尼將增長11.2%,達到1.8億,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緬甸、泰國等東盟七國的勞動人口要到2042年才達到頂峰。據越南2009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越南人口8584萬,處于勞動年齡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51.2%。而緬甸15—59歲的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69%。
人口紅利有利于東南亞提升制造業水平,特別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隨著勞動力產出和收入的提高,人口紅利也將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消費市場。外資受東盟地區人口紅利的吸引,未來十年進入東盟的速度和規模預計將不斷增加。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對本報記者表示,人口紅利有利于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發展,對吸引這部分外資是有利的。
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新機遇
東南亞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還處于早期,未來幾十年仍可享受人口紅利優勢。而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在2012年首次下降。中國勞動人口不僅絕對數量下降,勞動力成本也在提高,制造業基地向東南亞地區流動的趨勢開始顯現。
據越南《財政時報》18日報道,全球外資的走向正在從中國逐漸轉移至東南亞。目前,全球約8%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向東南亞,僅次于流入中國的外資(約占9%)。不少分析認為,東盟國家的經濟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已經趕上中國,部分原因就是人口差異。
莊巨忠認為,中國部分制造業向東南亞地區轉移,雖會對一些領域產生一定影響,但如果中國制造業能夠借此機會向高端發展,和東南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形成分工,各自發揮比較優勢,那么將是互利的結果。
東南亞的發展也給中國帶來新的機遇。制造業的發展不單是人口因素,基礎設施、投資環境、政府治理、政治穩定和職業培訓等都是影響企業投資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在上述領域與東南亞國家合作的空間很大。
莊巨忠指出,東南亞國家在教育支出和教育質量方面與發達國家和其他中等收入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從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看,東南亞國家與發達國家仍有不小差距,要充分利用人口紅利,東南亞國家必須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資,并提高教育質量。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