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趙鵬飛
2013年02月28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既要調政策又要改體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認為,發展家庭農場,需要多方面的體制改革與政策調整。首先,要穩步推進城鎮化,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真正安居樂業。為此,要改革包括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在內的各項配套制度。其次,要改革農村土地制度,為農村土地流轉創造更好的條件。中央目前推進的土地承包長久不變政策、土地確權政策,都有利于土地流轉,有利于家庭農場發育。最后,要提高對家庭農場的支持力度,完善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專業分工水平。政府不僅應有資金扶持,還需要在教育培訓方面給予支持。可以試行“注冊農戶”制度,提高資金支持的“瞄準度”。
“要多角度增加對農業農民的支持,加大各渠道農業投入,增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建議,一是通過推進農村金融制度的完善,加大商業性金融支農力度,讓農民獲得金融支持。二是通過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降低農民的生產風險。三是通過發展多種模式的農業科技服務,為農民種糧提供科技支持。
專家認為,中國家庭農場尚處于起步階段,一是要對家庭農場清晰定義;二是政府要幫助解決農場產品的銷路難題,及時將新鮮蔬菜賣出去。同時,家庭農場還要提高農產品的精細化程度,創立自己的品牌,滿足市場需求。
●扶持不能只是“墻上掛掛”
“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落實,只是傳達傳達,墻上掛掛,農民也就不可能真正受益。”鄭風田指出,在實施工作中一定要緊抓狠抓落實,最核心的是要有一套制度保證這些政策的真正落地,更應該有第三方的政策評估,一方面保證精準評估政策效果,更重要的是通過評估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以在未來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不少專家建議,在試行和推進家庭農場建設過程中,一是要注重落實責任,政府要對惠農項目從登記到核準再到發放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責任和責任主體劃分明確化、具體化;二是必須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加強公示公開,防止國有資產和國家扶持資金的流失,讓家庭農場健康有序發展。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