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超越精神要有,但是要使對地方。
[周淑真]:這個東西非常重要。在這里,我想給網友有這樣一個交流。大家都知道,1945年7月1號到5號,國民參政會的六參政員訪問延安,就是黃炎培和毛澤東的關于周期率的談話,這個談話可能大家耳熟能詳,因為毛主席問黃炎培,你來延安幾天了有什么樣的感受,黃炎培講,當時他60多歲了,活了60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可謂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也。他就是說,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個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力,這個“率”他用的是概率的“率”,但是現在我們有些學者寫成規律的“律”,這里都是有講究的,這個文字用字的不同是有講究的。
[周淑真]:但是他底下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他這樣講,說大凡初時,就是大多數開始的時候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個時候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間覓取一生,就是萬死中間找到一條生路,繼而緊接著環境漸漸地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地放下了,有的因為歷史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有少數人那樣做,慢慢形成慣性了,覺得不錯,就由少數演變成多數,到風氣養成。
[周淑真]:我覺得八項規定非常好,其實黃炎培這里也講到,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然后他就說到,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所以,大多數沒有逃脫這個周期率,中國共產黨從過去到現在,這個歷史我也是比較了解的,就是說那個時候,他認為中國共產黨有一種奮斗的精神,中國共產黨是在爭取做到,我記得那里面有一句話,延安歸來,我覺得中共的種種措施都是適合的,就是不過分。不管所有的措施,從風氣是正的。中共總的目的,當時是做到不擾民,就是要為人民服務。他問中國共產黨是怎么樣的,你奪取政權以后怎么樣。毛澤東講,我們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讓人民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所以,我覺得他說的話非常的好,風氣養成,我們現在就要扭轉這樣的風氣。
[主持人]:不但要治標,而且要治本,慢慢是由里到表的過程。
[周淑真]:要扭轉這樣的風氣。其實,我們現在反腐敗,十八大以后,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案例,有的是非常的令人震驚的,比如房叔、房妹、房姐,這兩天曝出來的更多了,一個人四個戶口。生活作風問題,簡直是斯文掃地,這種東西真的很可怕的。如果我們的黨政機關,如果我們的社會。黨政機關的風氣會影響到社會,如果社會變成這樣一個風氣,我們就無可救藥了。現在我們從中央從高層要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然后上行下效。十八大以后,感覺到人心大有振奮,感覺到我們如果能在這樣一個時機,能夠在我們國家發展這樣一個歷史的特殊階段,能夠把社會的風氣、把黨的風氣轉變好,我覺得對全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而且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的階段,就更需要這樣一條標準或者制度來套住一些不正之風。現在八項規定出來以后一個多月,很多網友也在觀察,從生活當中觀察,從別人的口口相傳中觀察,很多網友說明非常關注這件事。但是有的網友就比較關心,就是說如果這八項規定有了地方或者有的領導干部沒有落實好,我們會不會有一套措施來制約它或者問責它,目前有沒有?
[周淑真]:這個事情,中央的規定,應該要求各級黨政部門都要執行。特別是我們中國地方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多的地方,特別是到基層,一定要有一個嚴格的要求。這里面我覺得如果說是對這八項規定徹底的執行,關鍵在于人民的監督。現在老百姓的監督,怎么說呢?特別是網絡的監督,大家發表意見,大家其實看到好的,也感到心里挺高興的,也會傳送。比如到我們學校,我們有幾個老師是住在四環邊上的,原來上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封路,就是堵車。感覺到這一個月特別的好,這種封路基本沒有了,中央照樣去辦公、去領導,也沒有少做事情,而且比原來說不定做得更多,但是你感覺到不擾民,使老百姓能工作、生活得很好,這里面我感覺到有民眾的監督,特別是到基層的老百姓的政治參與,這非常的重要。
[主持人]:剛才周老師說到老百姓的一種方式更多是通過網絡。但是我們知道網絡其實是一個比較碎片化或者比較彌補性的,它不是一個主流的方式。我們有沒有一個主流的制度,能讓老百姓參與進來,參與到監督的隊伍中?
[周淑真]:老百姓的制度性的參與是這樣的,我覺得可以通過我們各種制度,這兩天全國地方的人大政協都在開會,比如北京市的、各個省的,包括區縣的可能已經開了,就是說要把民眾他們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建議、自己的看法,要通過我們,比如通過我們人大、通過各級人大,通過各級政協來反映出來,或者是通過這樣的一些正常的渠道,網絡的渠道也是一個方面,因為它表達意見太個性化,有的時候不是太全面。
[主持人]:摻雜一些個人的情感,或者用詞不太妥當,或者看得不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