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收入分配改革將積極追求“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簡言之,未來的收入分配改革將追求兩個“同步”、兩個“比重”和兩個“公平”的奮斗目標。可見,政府已充分意識到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表現了解決問題的決心與勇氣。
收入分配改革如何實現兩個“同步”
從2001年開始,收入分配方案搞了11年都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方案,坊間將其解讀為,主要原因就是利益集團的阻撓以及國家有關部委領導認為方案還需完善。其實,筆者仔細分析了2001年以來國務院關于收入分配的意見認為,方案難產的原因是兩方面原因導致的。一方面是收入分配方案是一項對經濟影響深遠的改革,選擇合適的時機推出很重要。另一方面是方案本身還缺乏“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關鍵機制設計。而現在經濟增長放緩、急需提振內需、社會已達成共識等宏觀經濟形勢初步具備,同時建立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以及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相應機制已基本具備。如果再不擇機推出收入分配改革顯然不合情理。
那么,如何才能保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呢?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實現兩個“同步”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完善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初次分配機制,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允許居民以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各種生產要素公平地參與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同時,城鄉居民都能均等地享受到國家的社會保障待遇,居民就基本上具備了獲取收入的機會。第二,深化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保護勞動所得。針對企事業單位原有的不合理工資分配機制盡快加以改革,同時鼓勵各單位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這樣就可以保證居民收入分配的結果公平。所以這條和第一條同樣重要。第三,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通常,居民財產性收入包括了利息收入、股息與紅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知識產權收入、保險收益、彩票收益等方面。但是,目前這些渠道并沒有很好地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相反,跌跌不休的股市和日益上漲的房市掏空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腰包,以至于有一定數量的居民成了“房奴”和“犀利爺爺”。我國日益上漲的房價過度侵蝕了居民購買力。同樣地,據資料顯示,在過去的 5年里,A股市場市值從28.24萬億元縮水至14.26萬億元,蒸發了約14萬億元,蒸發幅度約為五成,逾八成的投資者因投資股票致貧、返貧。第四,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在收入分配改革過程中,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還要政府嚴格貫徹“提低、限高、擴中”的方針,保證居民收入分配能夠機會與結果都公平。
從企業和居民的微觀層面來說,要實現兩個“同步”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認真落實國家制定的有關收入分配制度,同時結合本單位以及個人具體情況人性化實施。國家制定的政策再好,也需要各基層單位根據自身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推行“以人為本”,才能確保收入分配實現更大的公平。第二,積極推進本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現在很多單位特別是事業單位,依然存在吃大鍋飯、工資分配平均的現象。這種單位的勞動生產率往往不高。如果想提高單位的勞動生產率,就需要合理提高本單位參加勞動員工的收入工資,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因此,“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關鍵還在于各單位嚴格推行鼓勵勞動力參與企業要素分配的制度。第三,從居民個人角度來說,要端正收入分配思想,養成“按勞分配”的正確思想,自覺堅持“勤勞致富”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大家的收入才能保證兩個“同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