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偉
2019年02月20日08:19 來源:學習時報
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在新時代,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在實踐活動中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這為我們觀察思考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進程,提供了兩個基本坐標: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是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二是離不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兩個基本坐標,恰恰是一個整體的兩個側面,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在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前進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和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始終是相輔相成的;中國共產黨從來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們黨的利益,人民的主張就是我們黨的主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所以,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這就深刻闡述了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一個根本特性,即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高度統一性。這種統一性,也是人民主體地位的根本特性。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在改革開放事業中,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之間的高度統一性,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內在要求決定的。這種內在要求,至少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改革開放決策的科學性與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是高度一致的。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通過的重要文件,黨在改革開放中作出的每一個決策,既體現全黨的智慧,也體現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是黨的智慧和人民智慧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他還指出,黨和國家決策機關,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遇到任何關系復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么?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并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傾聽人民心聲,汲取人民智慧。”群眾的心聲、呼聲、智慧、力量就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基石,也是我們黨出政策、作決策的基礎。
二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高度一致的。在改革開放中,黨的領導越是得到加強和改善,人民群眾在推進改革開放中的主體地位就越能得到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張,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這就是說,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只是為了黨的自身建設,更是為了更好地帶領人民前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無論歷史進程如何演進,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永遠不會改變,黨的事業與人民事業的高度一致性永遠不會改變。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性是偉大社會變革給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高度統一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決定的,也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的奮斗實踐中,特別是在推進偉大社會變革中探索出來的根本答案。
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實踐看,我們之所以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一個根本經驗就是我們黨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來自人民,使命也立足于人民。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中國共產黨人的生存基礎就是和人民群眾在一起,關心群眾的疾苦、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中的切實問題。正因為我們黨這樣做了,人民群眾就把黨的事業與他們的生命連在一起。這種生死與共、血脈相連的關系,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倒的。毛澤東在總結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取得革命勝利時,講過這樣兩句話:“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拜人民為師,這就靈了”。這兩句話,既講清了中國共產黨勝利的根本原因,也講清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與人民主張的高度一致性,還講清了唯物史觀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
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看,我們之所以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能夠成功實現中國歷史上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是黨帶領人民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正是這場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而其中的一個根本經驗,就是我們黨始終牢記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倡導共產黨人尤其是黨的干部要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們黨領導的社會改革任務和一切事業發展,無不體現人民群眾的意愿;我們黨提出的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以及在各行各業實施的發展規劃和建設舉措,無不反映出人民群眾的強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在我們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所實現的每一次偉大的社會變革和取得的社會發展進步,都體現了黨的主張與人民主張的高度統一。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性是改革開放實踐給出的答案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之間的高度統一性,是中國共產黨總結40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得出來的根本答案。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農村改革還是城市改革,無論經濟體制改革還是各個領域改革的全面推進,在整個歷史進程中,我們走出的每一個腳步、取得的每一點突破,無不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無不凝聚著人民智慧和黨的智慧。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一如既往地把人民的主張寫進自己的宗旨里、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如何做重大改革決策尤其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改革決策時,特別強調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在強調“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時指出,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以百姓心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這就是我們黨決策改革和落實改革的出發點,也是我們一切改革實踐活動的基點。只要我們事事替人民著想、處處拜人民為師,我們的事業就“靈”。改革開放以來,每到總結歷史經驗和展望前進道路的時候,我們黨都不斷強調,時刻不能忘記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我們黨沒有任何私利,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決不能以權謀私;必須把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統一起來,決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我們黨就能獲得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這些經驗總結,不是理論的推導,而是社會實踐活生生的反映。
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特別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歷史真理。
人民的要求和黨的主張的統一,既是我們理解中國共產黨初心的一個基點,也是我們理解改革開放事業特別是新時代的一個根本的出發點。從這里出發,就知道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革開放實踐中應該怎么做,立場在哪里、著力點在哪里、目標在哪里、責任在哪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無論改革開放事業如何發展,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共產黨人的本色都不能有任何改變,中國共產黨與人民血肉聯系的高度統一性都不能有任何變化。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