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9日電 (萬鵬)習近平主席在參加2015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曾指出,“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同時,中國經濟仍然面臨復雜的內外環境和較大的下行壓力,正經歷著改革陣痛,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助理研究員周躍輝近日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區間,特別是經濟在波動中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經濟質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亮點紛呈,經濟向好態勢基本穩固,呈現出四個“雙中高”的鮮明特征。
經濟增長緩中趨穩,保持中高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按可比價格計算,前三季度GDP的增速為6.9%,其中一季度增長7.0%、二季度7.0%,三季度6.9%,雖有所回落,但仍然是在年初預計的7%左右目標內,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學者分析認為,這個6.9%,是在我國經濟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情況下實現的,雖然增速比過去兩位數時低一些,但實際增量已遠遠超過過去。以經濟增長6.9%相應的不變價量增而言,這個數值已經比去年增長7.4%還要多。另外,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4%,國民經濟的各項總需求指標皆在“上限”“下限”的合理區間內,經濟增長正穩步過渡到新的中高速平臺。
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學者們指出,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10.8個百分點,已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50%,這是我國三產結構調整的一個重大變化。同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持續提升,前三季度已超過10.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產業投資增速持續拉升,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投資更是呈翻倍的爆發性增長態勢。“中國制造2025”加快實施,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變革加快孕育,“互聯網+”行動計劃正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水平。
經濟質量穩步提升,瞄準中高級方向
“前三季度,我國節能降耗工程繼續取得新進展,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體制的進程在加快!睂W者們認為,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7%。化解產能過剩風險在加速,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總量逐步向市場需求和環境承載力靠攏,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行業平均負債率保持在風險可控范圍內。人民幣匯率有意識地貶值,明顯地加速了國內企業部門的美元債務去化進程,企業購匯意愿上升,結匯意愿下降,表內貸款和債券融資高增長,控風險能力和經營質量增強。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加,失業率保持基本穩定。今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已提前完成全年新增就業1000萬的目標。隨著“雙創”的引領,預計全年新增就業人數可望達到1346—1366萬,實現就業總量和質量“雙提升”。
經濟福祉逐步共享,穩居中高收入行列
學者們最后談到,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同比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7%,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若按照7.0%的年度增長率核算,預計2015年全國人均GDP能夠達到49600元,按照目前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水平,到今年年底,我國的人均GDP將超過7800美元,已跨入中高收入國家的新階段。此外,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460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同比名義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經濟改革發展成果正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
(注:文中數據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