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
張振忠:推動相關制度銜接,使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全面 >>詳細
近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時有發生。國務院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日前決定全面推行實施大病保險政策。試點中,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支付的基礎上提高了10%~15%,從而大大緩解了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基本醫保制度的保障效應進一步放大。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張振忠也表示:“推動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相銜接,可以使我們的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全面。”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朱銘來:形成“三醫聯動”格局,實現社會效益最優化 >>詳細
對于享受醫療救助的人群,其資格認定應不局限于事先的貧困身份確定,而應根據災難性醫療支出的標準對醫療費用發生后的“因病致貧”做出更細致的界定,切實做好制度之間的“無縫銜接”。 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指出,由于目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居民住院醫療費用的實際報銷比例大體能達到50%以上,加上大病保險,未來城鄉居民的大病醫療費用總體實際報銷比例能超過70%,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大病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療費用是否得到了合理管控。只有形成良好的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格局,大病保險的社會效益才能達到最優狀態。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劉遠立:兼顧“開源”和“節流”,使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詳細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加速,病程長且治療成本高的慢性病發病率不斷攀升,人們對安全有效的衛生保健服務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對此,我們一方面要通過支付方式改革等手段“節流”,同時更應想方設法“開源”。比如,依法按個人實際收入而不是按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醫保費,同時嚴密控制“漏繳”現象。再比如,開征醫療保障“專項稅”、可以考慮開設“健康福利彩票”、征收公務艙票價“公益性醫療基金”附加等。“開源”和“節流”兩手都需要兼顧,而且理念和方法都需要創新,才能使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
孫志剛: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 >>詳細
據介紹,2012年以來,大病保險試點相關工作已在全國31個省份展開,其中16個省份全面推開,覆蓋人口超過7億人。試點中,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支付的基礎上提高了10%~15%,從而大大緩解了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基本醫保制度的保障效應進一步放大。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撰文指出,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對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人人病有所醫”的目標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媒體:大病保險既要“擴面”更要“提質”>>>>詳細
我國大病醫保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運行中顯現的問題亟需得到解決。尤其是大病醫保要包含更多可能致貧的重大疾病,并提高報銷比例。也就是說,大病保險既要“擴面”更要“提質”。對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可考慮由中央財政給予補貼。同時,還要同步推進和加大公立醫院的改革力度,加大對醫療費用的監控。應當承認,我國大病醫保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運行中顯現的問題亟需得到解決。尤其是大病醫保要包含更多可能致貧的重大疾病,并提高報銷比例。也就是說,大病保險既要“擴面”更要“提質”。
媒體:“雙保險”讓群眾就醫底氣足>>>>詳細
“全面實施大病保險,并不能完全確保每一位大病患者都不發生災難性支出。”國務院醫改辦負責人明確表示,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商業健康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間的互補聯動,明確分工,才能更好地避免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為此,應建立大病信息通報制度,支持商業健康保險信息系統與基本醫保、醫療機構信息系統進行必要的信息共享。大病保險承辦機構要及時掌握大病患者醫療費用和基本醫保支付情況,加強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經辦服務的銜接,提供“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確保群眾方便、及時享受大病保險待遇。
自2012年六部委發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并聯合啟動大病醫保制度開始,擔負“基本醫療保障延伸”的大病醫保制度就在各地持續推進。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大病保險工作覆蓋人口約7億,31個省份均已開展相關的試點工作,大病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的基礎上又提高了10到15個百分點。應該說,此次國務院確定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再次彰顯國家更加關心群眾生命健康的決心和愿望,對國人來說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本期編輯:萬鵬 王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