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水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落實好、實現好這個總目標的關鍵之一,就是領導干部要樹立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信仰、法治精神、依法培育塑造品德善行。簡言之,就是要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筆者認為,一個領導干部的法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領導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決定著一個地方發展的市場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程度。
要培育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是以法治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標準的思維。培育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領導干部自身的追求與修煉,也需要組織的教育和培養,還需要社會的監督和約束。不過,無論是自我生成,還是組織培養、社會監督,領導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維,首先,必須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提高信仰法律的自覺性。要把法律的禁止視為雷池和深淵,不越一步,真正在工作生活中敬畏法律,自覺用法津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動,這并不是獨善其身的謹小慎微,也不是唯唯諾諾的循規蹈矩,而是一種政治上的成熟,是做人有底線、做事講原則、做官懂規矩的自覺體現。其次,必須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它要求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要把思維方式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之上,把法律意識貫穿到思維方式之中,把各項行為置于法律的約束之下。作出每一項決策,不僅要考慮經濟效果、社會效果、還要考慮法律效果。第三,必須樹立學以致用的理念,提高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平時工作實踐來看,要切實提高以下幾種能力,即正確處理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實質公正與形式公正、客觀公正與主觀公正、社會公正與個案公正的能力。
要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素養。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作為領導干部,應該說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或法治基礎知識,所以領導干部法治素養的關鍵在法治中國建設中進一步強化、進一步提升。一要領會憲法要義。憲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所以,領導干部應當更多地讀憲法、懂憲法,將憲法文本轉化為工作能力,將憲法精神轉化為工作習慣。二要強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法治的靈魂,領導干部要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事務中有所超脫,以法治理念把握復雜的利益關系,作出符合法律規定與社會效果的科學決策。三要堅持依法辦事。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服人。中央怎么做,上層怎么做,領導怎么做,群眾都在看。知和行是兩碼事,懂憲法、有理念只是法治素養的基礎環節,重點在于以實際行動踐行法治,難點也在于用具體工作、點滴言行體現法治。如果“說一套做一套”,那怎么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四要認真對待監督。法律不同于道德,前者是剛性的、強制的、明確的、外在的,后者是柔性的、自覺的、模糊的、內化的,所以領導干部法治素養的要害在于自覺接受法律監督以及依據法律規定產生的專門監督、政黨監督、公民監督、社會監督等,以外在監督促進內在遵守法律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
要規范領導干部的權力運行。“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提醒和警示領導干部,決不能隨意行使權力,必須讓權力進入法治的軌道。俗話說,權力是匹野馬,如果讓它把韁繩叨在嘴里,那它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一些不正之風,一些無序之事,一些主觀之斷,之所以防不勝防、堵不勝堵,就是沒有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無數事實說明,當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時,一個人才能穩健前行,一個單位才能風清氣正。反之,當權力偏離法治的軌道,以權謀私、以權治事、以權壓人的情況就會發生。如有的不注重公開透明,搞暗箱操作;有的不注重按章辦事,搞長官意志;還有的不注重依法決策、民主決策,搞“一言堂”、個人說了算。從公布的大量“四風”問題看,絕大多數是“權力型違規”。為什么一些領導屢犯錯誤,甚至違法亂紀,就是因為他們在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指導上存在偏差。在這些人的思想深處,“權大于法”等與現代文明、現代治理方式相背離的思想觀念還未根除。只有不搞言重于法、權高于法、情大于法那一套,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自覺讓法規制度進腦入心、進言入行、進崗入責,才能樹牢底線思維、法治思維,避免權力運行中的越線離軌、脫綱離譜現象。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
相關專題 |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