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涼
要點提示
●戰爭形式在演繹,作戰方式和指揮手段在變化。2012年9月,由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員麥克·歐文撰寫的《艱難一日——擊斃本·拉登親歷記》甫一問世,便引發世人的高度關注。雖然該書記述的僅是一次短促的、規模極小的戰斗行動,但反映的卻是現代戰爭的全新形態,為我們認識和研究未來戰爭提供了一具鮮活的標本。
●先悟者明,先手者利。研讀此書,從中可以獲得對于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前瞻性、規律性認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軍加速實現軍事轉型、深化軍事改革的戰略關口,必須非常重視研究現代戰爭制勝機理,不斷更新軍事理念和思維方式,積極探索克敵制勝的招法對策。
2011年5月1日深夜,一支24人的美軍小分隊在遠離美國本土1.2萬公里的巴基斯坦境內,一舉擊斃了“恐怖大亨”本·拉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風起于青萍之末,一葉落知天下秋。雖說《艱難一日》只是刻畫了一支特種小分隊,記錄了一次小規模的戰術行動,但卻囊括、濃縮了幾十年來美軍新軍事革命的成果精華,值得我們明察之、慎思之。
● “精兵作戰”之鑰開啟全新戰爭思維之門
詩圣杜甫曾以“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論述戰爭的一般特質和哲理,但只有到了今天,信息化的軍事技術和新型戰爭理念才使之成為客觀現實。24人的小分隊、40分鐘的“海王星之矛”行動,沒有大兵團的集結,沒有曠日持久的作戰,沒有排山倒海的沖鋒。最后,以手持一支輕武器的本·拉登被獵殺,而宣告美國除去了十年反恐戰爭的心腹之患。
“海王星之矛”行動告訴我們:未來戰爭中,一個目標可能影響一個體系,甚至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通過打節點、攻要害,以“馬釘”和“蝴蝶”效應即可實現破體系、撼全局;未來戰場,首戰即決戰,首戰見分曉,一戰定乾坤,不可能像孫臏賽馬那樣讓“下等馬”首先上場,再逐步轉化敵我力量對比。圍繞關鍵節點的首戰制勝,逼迫交戰雙方必須摒棄“數量取勝”的傳統信條,挑選最精銳的部隊對陣,通過王牌對王牌的較量、刀尖對刀尖的碰撞,以求“畢其功于一役”,其實質是精兵與利器合力出擊的傾力角逐。
從古至今,“兵貴精而不貴多”一直被奉為兵家強軍制勝的法典。民國時期的軍事家蔣百里對“精兵”也曾有過精辟的論述:“蓋謂兵力之大小,不在其數量,尤其在品質也。”“兵力與兵數,尤不可混。數也者,就人馬材料之數量而言;力也者,則數量外,加算以人馬教育之程度、材料品質之精粗者也”。可見,“精兵”既是對“量”的要求,更是對“質”的要求。
《艱難一日》中的海豹突擊隊,讓我們看到了與傳統意義上“敢死隊”“大刀隊”截然不同的“精兵”面貌:訓練嚴苛,煉獄似的“地獄周訓練”“恐怖屋訓練”,不斷挑戰隊員體能和意志力極限;作者在行動前因為清單列表太多而向組長請示到底帶什么裝備,組長說“你覺得海外部署作戰需要帶什么,就把什么帶上,就這一條。”這讓每一個士兵都學會動腦子,想事情,讓“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專家,比教科書都清楚怎樣執行任務”;結構優化,20多人的小分隊包括了突擊隊員、狙擊手,還有通訊專家、爆破專家、翻譯等專業保障人員。
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不僅僅是幾十人特戰小分隊的戰術行動,空軍的一架戰機、海軍的一艘艦艇,都有可能肩負著“承載”戰略意圖的重大使命,執行瓦解敵戰爭體系的重大任務。以“集中精銳打敵要害”為指導,鍛造一支支“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新型“尖刀”部隊,確保無論威脅來自哪里,都能夠克敵制勝不辱使命,應當成為我們需要解答的新課題。
●冰面下的“八分之七”主導未來戰爭制勝天平
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文學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論”——“冰山運動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如果說直接參與“海王星之矛”行動的24名突擊隊員是冰面上的“八分之一”,那么冰面下的“八分之七”則是2400人、甚至24000人組成的龐大支撐體系。
“海王星之矛”行動成功實施后,一張照片曾被無數報刊轉載,因為它捕捉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在空氣近乎凝固的白宮戰情室里,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正在監看衛星實時傳送的行動畫面。總統能掌控現場態勢,直接指揮萬里之外的單兵,強大的體系支撐能力可想而知。
偵察衛星和“全球鷹”無人機實時傳輸目標畫面,讓突擊隊員對目標房門的開合方向和質地都有了準確的了解;C-17“全球霸王”戰略運輸機遠程投送行動人員;2架CH-47“支奴干”直升機運載補充燃料,并在距目標15分鐘航程處設置前沿加油站;“卡爾文森”號航母在海上支援策應;“黑鷹”直升機運載突擊隊員隱蔽滲透,突破巴基斯坦的防空體系,悄無聲息飛抵目標區域……可見,24人參與的行動能夠游刃有余,是因為他們背后有龐大復雜的偵察、情報、決策、指揮和保障系統的支撐,使本來充滿“未知迷霧”的戰場成了對美軍單向透明的“電視直播間”。
克勞塞維茨說:“要想通曉戰爭,必須審視一下每個特定時代的主要特征。”不同戰爭形態下,戰斗力生成模式的“基點”都不同。機械化戰爭中,作戰能力往往是由強點決定的,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某一領域的優勢常常可以成為克敵制勝的“殺手锏”,在作戰運用和軍隊建設中可以著重強調“揚長避短”。因此才出現了這樣的戰場景觀:德軍運用坦克閃擊戰近乎無往而不利,鐵甲洪流橫掃整個歐洲;日本幾百架飛機組成的攻擊機群成功偷襲珍珠港,重創了美軍太平洋艦隊。
今后,片面追求單一作戰平臺的優勢已很難奏效。信息化戰爭把廣闊的戰場、眾多的力量、復雜的行動結為一個整體,體系作戰能力成為起決定作用的制勝砝碼。而在“陸、海、空、天、電”多維戰場中,“空、天”無疑是較高的兩“維”;空天力量以其毋庸置疑的高位優勢、速度優勢和功能優勢,成為支撐整個作戰體系的“脊梁”。在“海王星之矛”行動中,美國動用了35顆衛星、40余架飛機,為參戰隊員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偵察、監視、通信、導航、定位等保障。未來,如何挺起體系作戰的“脊梁”,搶占無形戰場的制高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心”永遠是比“芯”更加鋒利的制勝利刃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軍事變革的潮起潮落,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悄然發生改變,有人不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現代戰爭還需不需要強化戰斗精神?
《艱難一日》序言中,作者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們不是超人,但我們擁有共同的不可戰勝的信念,那就是勇于奉獻,愿意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戰友情誼和團隊精神獻出一切。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堅定的信念,我們才會身赴險境也在所不惜”。可見,美軍在“海王星之矛”行動的成功,不僅靠信息化裝備的“芯”戰,更是靠精神力量的“心”戰。
信息化戰爭并沒有因為注入了“文明”和“人道”色彩,而變得柔情仁慈,而是更加殘酷、血腥和激烈。狹路相逢勇者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真正銳利的刀刃”。一名戰士沒有血性,不可能勇往直前、視死如歸;一支軍隊沒有戰斗力、凝聚力,不可能所向披靡、決戰決勝。
英勇善戰的部隊,是打出來的;血性十足的官兵,是練出來的。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說:“訓練中經常經受極度的勞累和困苦,只有在勞累和困苦中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力量,精神的幼芽才能生長”。作為海豹突擊隊6小隊的一員,作者麥克·歐文參加了全球100多次作戰行動。6小隊成員在“海王星之矛”前的“地獄周”里,曾連續進行132小時的海中游泳和障礙跑訓練,一周的睡眠時間不到4小時。在“最輕松的一天就是昨天”的訓練中,“海豹”才長出了尖牙利爪。
戰爭年代,我軍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劣勝優,最根本的是因為有敢于“刺刀見紅”的戰斗意志和戰斗作風。雖然“刺刀見紅”的戰爭模式漸行漸遠,但敢于亮劍、勇于犧牲的戰斗精神卻永不過時。如何強化當兵打仗是天職、帶兵打仗是使命、練兵打仗是本分的價值理念?如何鑄牢“能打仗、打勝仗”的思想根基?如何砥礪并擦亮血性這個軍人品質最耀眼的底色?和平日久,這一系列問題對我們的拷問將愈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