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蔣濤)中共中央組織部日前發布《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考評的主要指標,不能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排名。
分析認為,這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政績考核體系改革的重要一步,意在以“緊箍咒”和“及時雨”的方式破除一些官員的GDP崇拜,在選人用人方面樹立科學發展的風向標。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在6月底舉行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選什么人就是風向標,就有什么樣的干部作風,乃至就有什么樣的黨風。
“這意味著中共力求選拔堅持求真務實和科學發展的干部,而此次新規出臺,將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馬慶鈺說。他以12月首個周末全國十面“霾”伏為例認為,環境污染等綜合問題已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敲響警鐘,中組部此番以科學發展為引領的政績考核新規是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具體體現,也是對科學發展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落實。
《通知》中提到,凡是對造成資源嚴重浪費、生態嚴重破壞,以及盲目舉債留下爛賬的,要記錄在案,視情節輕重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已經離任的也要追究責任。
馬慶鈺認為,這就為地方干部戴上“緊箍咒”,讓那些盲目崇拜GDP的官員及時警醒,讓那些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人受到責任追究。
他還注意到,新規中對地方黨政領導的年度、目標責任、績效,以及換屆等考核考察,內容將更多更全面,除經濟指標,還將加入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實際成效”。
輿論認為,時值年終官場“大考”,這一規定亦成為“給力”堅持科學發展官員的“及時雨”。“以科學發展為引領的風向標可以讓這些人輕裝上陣,不再為GDP及增長率排位糾結,讓他們更加注重民本和民生,綜合考慮,長遠發展。”馬慶鈺說。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負債成為新規中重要的考核指標。《通知》要求,強化任期內舉債情況的考核、審計和責任追究,把是否存在“新官不理舊賬”“吃子孫飯”等問題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重要內容。
數據顯示,中國政府性債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28.3%升至2012年的46.1%。為降低地方債務風險,今年8月,審計部門首次審計全國政府性債務,涉及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但結果尚未公布。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地方發展中存在“寅吃卯糧”、“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為取得政績,尤其是為立竿見影看得見的政績面子工程,只管借債不管還債,地方政府債務包袱越背越重,可能引發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馬慶鈺也認為,官員“看得見的貪腐”可以通過建章立制、正風肅紀來革除,但是針對此類不顧當地實際、建立在GDP沖動之上的“政績腐敗”,必須依靠科學的政績評價體系來“治本”,把地方負債作為剛性約束正體現了這一點。
在具體落實層面,馬慶鈺建議“雙頭并進”。一方面要把符合標準的官員“提拔出來”,不讓老實人吃虧,發揮風向標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要細化標準,建立以科學發展為引領的“綜合考核指標”,形成更為嚴密的考核體系,避免流于形式。(完)
相關專題 |
· 馬慶鈺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