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我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對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出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強軍目標,不失時機地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引向深入,是在軍事領域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對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意義重大而深遠。
國防和軍隊改革寓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實踐,是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的主旋律
“兵者,國之大事也。”縱觀人類歷史,強國的重要支撐在軍隊,軍隊的發展在改革。在當代中國,必須緊緊圍繞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使之辯證統一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實踐。
強軍目標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出發點和歸宿。國防和軍隊改革,事關國家安危,牽一發而動全身,選準目標、認清方向至關重要。歷史上,有的軍隊推進改革時,因觀念不一而遲滯貽誤,空留余恨。那些抓住機遇的軍隊改革,從我國古代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到美軍率先發起的新軍事革命等,無不是以明確的目標凝聚共識、以堅定的立場大刀闊斧地強勢推進。習主席提出的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體現了我們黨新形勢下建軍治軍的總方略,順應了我國由大向強邁進關鍵階段對建設強大人民軍隊的迫切需要,拎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也規定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基本任務、重點和方向。只有圍繞強軍目標,國防和軍隊改革才能堅持正確方向,凝聚最大力量,以高屋建瓴之勢,收綱舉目張之效。
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根本動力和必由之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自有戰爭以來,軍事領域就是國家競爭和對抗最為激烈的領域,也是變革速度最快、最需變革精神的領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軍隊唯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始終搶占先機,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否則,即便曾經強大一時,但沉湎于往日榮耀而固步自封,也會因在變革中落伍而走向衰敗。一部世界戰爭史,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改革進取軍隊戰勝落后守成軍隊的歷史。18世紀后期,曾經驍勇善戰的清朝八旗軍,在國家昌盛時期安享太平,渾然不覺與率先完成軍事工業化革命的西方列強軍隊已經形成“代差”,結果在鴉片戰爭中一敗涂地、喪權辱國。上世紀60年代,新中國自主成功研制核武器,抓住了核軍事革命的機遇,為我國的大國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礎。今天,面對世界新軍事革命大潮,我軍只有深化改革,破除影響實現強軍目標的各種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才能再次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歷史證明,軍不強無以衛國,不改革無以強軍。當前,強軍目標已成全黨全軍共識,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也獲得廣泛認同。科學把握強軍目標與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關系,以強軍目標牽引國防和軍隊改革,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實現強軍目標,既是當代中國軍事實踐的主旋律,也是全軍官兵的重要歷史責任。
圍繞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面臨重要時間窗口和機遇挑戰,勢在必行、不可或緩
識天宜聽風,臨流須觀瀾。圍繞強軍目標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順應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潮流、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的必然選擇,是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可靠支撐的客觀需要,背景更加特殊,時間更加緊迫,任務更加艱巨。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值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搶抓機遇時不我待。歷史啟示我們,軍事革命時期就是軍事力量格局分化和重組時期,強國軍隊抓住機遇可以鞏固領先地位,相對弱國軍隊抓住機遇也能后來居上;反之,抓不住機遇,軍隊實力就會被拉開“時代差”。放眼寰宇,21世紀第二個10年以來,各大國順應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普遍進入軍事改革深化期。美軍推進“二次轉型”,力圖與潛在對手拉開時代差。俄羅斯圍繞建設職業化、常備化、精干化軍隊,推進“新面貌”軍事改革初顯成效。日本也加快推進軍事改革,企圖實現從“基礎防衛力量”向“機動防衛力量”轉型。英、法、德、印度等國軍事改革也如火如荼。經過多年建設、改革,我軍與世界強國軍隊實力差距不斷縮小。但總體上,我軍現代化水平相對于國家安全需要差距還很大,相對于世界先進軍事水平差距還很大。在世界新軍事革命風起云涌、我國眼下尚無大的戰爭威脅情況下,我軍改革正面臨著寶貴的時間窗口。猶豫不決、畏葸不前,必然錯失機遇、前功盡棄。我軍變則興,緩變則衰,不變則必然落后挨打,必須不失時機深化改革,大幅度縮小同世界強國軍隊的實力差距,努力掌握軍事競爭戰略主動權。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值我國開啟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軍民融合發展任重道遠。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國家總體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與國家經濟社會改革協調推進。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逐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取得了良好的軍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當前,我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既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良好環境氛圍,創造了新的經濟、科技和機制條件,也對統籌國防和軍隊改革與國家經濟社會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亟須從體制機制上解決軍民融合式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在建立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上下更大功夫,構建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是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客觀需要。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值強軍進入攻堅階段,難度更大標準更高。近年來,我軍改革不斷深化,在機械化半機械化戰爭條件下為應對大規模地面戰爭建立起來的軍事體系有了較大改變,“陸戰型”“近戰型”“本土縱深防御型”的力量結構也有了較大革新。隨著強軍實踐向縱深發展,國防和軍隊改革不可避免地要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比如,尚未超越機械化半機械化基礎的軍事體系與打贏信息化戰爭需求的矛盾;傳統軍事力量結構與維護我國在海洋、太空、網絡等領域權益的矛盾;聯合作戰指揮人才不足與現代戰爭聯合作戰基本趨勢的矛盾;不盡完善的軍事人力資源制度與強軍對高素質人才強勁需求的矛盾;信息化建設高投入、高風險與軍事管理不夠科學、資源使用效益不夠高的矛盾,等等。同時,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聚焦“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確保我軍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其標準要求也更高。為此,我軍必須在機械化尚未完成條件下加速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改革由問題倒逼產生,又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水前行,面臨的困難和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大。只有迎難而上,以更大的勇氣、智慧和力度深化改革,戰勝風險挑戰,國防和軍隊建設才能越過崎嶇、登臨巔峰。
勇立世界新軍事革命潮頭,在深化改革中奮力實現強軍目標
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積極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和部隊建設發展新要求,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不斷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改革新突破,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機制保障。
堅持解放思想凝聚改革最大動能。改革的最大障礙,往往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思想觀念上的枷鎖,比實際工作中的障礙更難打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首先必須著力破除落后保守的思想觀念,解決好“不敢改”“不愿改”“不會改”的問題。要通過解放思想,破除對改革的各種誤解,破除墨守成規的慣性思維,破除機械化半機械化思維。進一步強化改革創新意識,強化信息化軍事思維,強化改革的信心和決心。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統一思想的過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最大范圍凝聚改革共識,最大程度增強改革信心,最大能量煥發改革熱情。
堅持攻堅克難實現改革重點突破。古今中外軍隊改革的實踐表明,體制機制問題是改革的關鍵,體制機制改革不突破,其他改革難有大的作為。我軍改革處于攻堅期和深水區,亟須在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上求突破。在改革重心上,突出國防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軍隊干部政策制度以及軍民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調整改革,著力破除各種體制機制弊端,努力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中國特色軍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在改革方式上,以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先導,加強軍事戰略指導,完善并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強化改革頂層設計,科學論證,審慎決策,穩妥實施,以能力需求推動體制機制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能力躍升,加快構建精干、聯合、外向、多能、高效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在改革組織上,科學把握借鑒外軍經驗與保持我軍特色的關系,既重視借鑒發達國家軍隊改革經驗,努力使我軍現代化建設跟上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又防止盲目迷信西方軍事制度,切忌亦步亦趨、邯鄲學步,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等中國特色軍事制度,保持改革正確方向,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堅持戰斗力標準檢驗改革實際成效。標準決定改革方向和行動。軍隊的第一屬性是戰斗隊,軍隊改革必須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在信息化條件下,戰斗力基本形態發生了深刻變化,戰斗力標準也有了新的時代內涵。要把戰斗力標準確立為改革鮮明導向,確保一切改革措施都向提高戰斗力聚焦,都有利于提高我軍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要強化戰斗力標準的剛性和權威性,堅決摒棄一切背離戰斗力標準的陳規陋習,堅決突破一切束縛戰斗力提高的利益藩籬,堅決革除一切影響戰斗力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過程成為生成、鞏固和提高我軍新質戰斗力的過程。
堅持大局為重強化改革歷史擔當。“夫戰,勇氣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歷史抉擇,也是一場“攻堅戰”。啃硬骨頭、攻難關、涉險灘,我們既面臨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也必然經受利益調整甚至局部利益受損的“陣痛”。在我們黨已經繪就國防和軍隊改革路線圖的今天,服從比表態更重要,擔當比認同更關鍵,行動比計劃更有效。面對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每個官兵特別是領導干部都應當自覺服從服務大局,強化歷史擔當,既立足本職勇于挑起改革的重擔,又突破名韁利鎖勇于擔當改革要付出的代價,堅決克服本位主義和部門利益羈絆,不當看客,不添障礙,不成阻力,以主人翁責任感投身改革,以埋頭實干推進改革,在強軍道路上書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精彩篇章。((執筆:張明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