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讓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的成果,這意味著要做哪些改變?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農民的平等地位十分重要,既是城鎮化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們農村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如果再過10年、8年,農民工的身份都不能得到認同,還保持著二元的戶籍制度,這就是不平等,所以必須從二元的戶籍走向一元戶籍制度。
遲福林強調,首先要實現身份的平等,在身份平等的前提下,我們才有可能實現權利的平等,比如農村人口可以享受和城里人同樣的社會保障。與此同時,廣大農民要享受平等的權利,城鄉有關方面的社會政策可能要逐步統一。
公報還提到要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遲福林表示這句話十分重要,農民只有擁有更多的財產權利,才能夠更快發展起來、富裕起來,而只有廣大農民的發展富裕,才能使我國盡快走向全面的小康。
農民現在最重要的財產權利包括土地的權利,就是能不能把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作為農民的財產權,這里面有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律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說能不能通過農村土地的改革,把宅基地作為農民的財產權利。
現在最關鍵的是要解決農民土地的財產權利,以及農民的宅基地和房產的財產權利。在這樣一個大的精神前提下,可能下一步會涉及到農村土地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比如說如何在堅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實行流轉,農民在土地的流轉中能夠獲取利益,獲取它的財產權。只有把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作為一種物權,受到制度、法律的保護,才能夠找到一條解決農民獲取土地為重點的財產權利的有效路子。
一直以來,城鄉二元結構制約著農村的發展,這次公報中提出要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制。遲福林說,為什么我們農村發展有些落后?為什么我們中小城鎮現在缺少吸引力?很大的程度上,在于城市和農村在公共資源配制的嚴重不均衡,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在公共資源配制的嚴重失衡。所以,只有實現公共資源配置的均等化,農民才能夠享受更多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也才能使中小城鎮有更大的吸引力。只有實現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公共資源配制均等化,中小城鎮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富余農村勞動力到那里去工作、就業、生活。
相關專題 |
· 遲福林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