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尤其要正確看待和運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當前,有的黨員干部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腐蝕,淡化、忘記甚至背離了執政為民的宗旨;有的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對群眾的感情越來越淡薄,對老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有的熱衷于“四個輪子轉,隔著玻璃看”,摸不到基層的實情,聽不到群眾的呼聲,與基層和群眾的心 理距離越拉越大;有的看不到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和創造歷史的作用,以為黨的群眾路線過時了,不善于做群眾工作,工作作風粗暴、方法簡單;甚至于一些地方打著為群眾謀利益的旗號,在征地、拆遷等方面與民爭利,引起群眾的上訪和不滿。這里面既有一個如何做群眾工作的問題,更有一個為什么人執政的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宗旨意識,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凡是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好,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就堅決不能辦,把黨的宗旨切實落實到各項工作中,落實到基層建設中,落實到廣大群眾身上,真正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
[摘自2006年1月13日在省紀委第九次全會上的講話]
不要以為堅持群眾路線是老生常談,現在基層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沒有重視群眾工作,沒有做好群眾工作,不會做群眾工作,甚至不去做群眾工作。前段時間我曾批評個別干部不會說話,處于失語狀態。 語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不會說話是表象,本質還是嚴重疏離群眾,或是目中無人,對群眾缺乏感情;或是身無才干, 做工作缺乏底蘊;或是手腳不凈,形象不好缺乏正氣。我們各級領導干 部都要經常想一想這樣幾個基本問題:第一,共產黨是干什么的?共產黨就是要做到“三個代表”,其中歸根結底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共產黨是怎么執政的?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第三,領導干部是干什么的?領導干部是人民公仆,不是當官做老爺。現在有的領導干部,很會做領導工作,但不會做群眾工作。第四,基層組織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基層組織直接同群眾打交道,基層組織的全部工作歸結到一點,就是做群眾工作,包括做群眾的服務工作、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把群眾的要求集中起來,把上級的任務落實到群眾中去。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也就明白了我們工作的定位和方向,就明白了我們應該挑選什么樣的干部,就明白了我們應該分出多少精力來做群眾工作。 有的同志可能會說,現在的群眾工作難做,花了不少精力,否則可以把其他工作做得更好,等等。我倒要反問一句,如果不需要做群眾工作了,那黨組織要你這個干部干什么,要這么多干部干什么?
[摘自2005年6月17日在金華市調研時的講話]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 活力。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牽動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古往今來,許多有作為的“官”,都以關心百姓的疾苦為己任。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 總關情”;從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倶歡顏”,到于謙的“但愿蒼生倶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說明心無百姓莫為官。我們是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思想境界應該比封建士大夫高得多, 一定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態度,抓實做細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努力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
[摘自2003年12月30日在檢查節日市場供應和物價 情況時的講話]
胡錦濤同志多次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是基礎,不能做到情為民所系,手中的權就難 以真正為民所用,也就難以真正做到利為民所謀。
要做到情為民所系,就要以黨的先進人物為榜樣,培養和增強對 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學習和樹立五種崇高的情感。一要學習鄧小平同志的情懷感。他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二要學習雷鋒同志的幸福感。他雖然只活了22年,但他 說:“什么是幸福?為人民服務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學習孔繁森同志 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愛人民。”四要學習鄭培民同志的責任感。他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 的行為準則。五要學習錢學森同志的光榮感。他把群眾的口碑當作自己無上的光榮。只有學習和樹立這五種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政治問題,努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摘自2003年7月17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章]
從這次調研情況看,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1、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思想。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七一”講話中告誡全黨:“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群眾觀,堅持以人為本的 執政理念,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始終把群眾利益作為想問 題、作決策、辦事情的依據。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 線,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為民 辦實事不能停留在口號和一般要求上,必須具體地、深入地落實到關心 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工作中去,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問題 和實際困難,使廣大群眾真正成為現代文明成果的創造者和享有者。
2. 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事項入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 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計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和政府的所有工作都屬于為民辦實事范疇。近 幾年來,中央反復要求各地圍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 益辦實事。為民辦實事,主要是辦好一批與群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具 體事項,群眾要求黨和政府解決的事項,群眾自旨看到實效、得到實惠的 事項。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不是抽象 的,而是具體的。要根據群眾需求的新變化、新特點,不斷拓展實事領域,豐富實事內容,細化實事項目,努力提高為民辦實事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就全省面上而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為民辦實事重點要放在 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城鄉住房、生態環境、 扶貧開發、科教文化、權益保障和社會穩定等十大領域。這十大領域集中了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反映了群眾最直接的呼聲,代表了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各地要緊緊圍繞這十大領域,從實際情況出發,把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階段性任務統一起來,每年排出一批具體的實事項目,認認真真辦好每一件實事,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3. 建立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制度是帶根本性的。要使為民辦實事工作長期堅持下去并不斷深化提高,關鍵在于把制度建設貫穿到實事項目選擇、決策、實施和督查考核等各個環節,形成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工作運行機制。要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機制,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完善人大代表走訪選民、政協委員社情民意調查制度,拓寬人民來信來電來訪渠道。要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采取社會公示、公眾聽證、專家咨詢等形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要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明確實事 項目的分管領導、承擔單位、完成時間和工作要求,承擔單位要落實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機制,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和勤儉辦事,進一步增加財政性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 與各項實事項目建設,力爭花小錢、辦大事。要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機制,督促檢查實事項目的落實情況,真正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4. 切實加強對為民辦實事的領導。實現群眾的愿望、滿足群眾的需要、辦好群眾的事情,是黨和政府的重大政治責任。各級各部門和領導干部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為民辦實事工作,努力提高為民辦實事的自覺性和本領。要加強組織協調,充分調動各級各部 門的積極性,上下聯動,條塊結合,齊抓共管,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各級領導干部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盡快從文山會海中 解脫出來,從繁雜的應酬中擺脫出來,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 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眾一道,努力排憂解難,多辦實事,切實把關心群眾的工作做深做細。 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積極探索并掌握為民辦實事的規律, 堅持具體抓、抓具體,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要加大思想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關心、支持和參與為民辦實事工作,著力營 造實事實辦的良好氛圍,真正使為民辦實事成為一種自覺、一種風尚、一種傳統。
[摘自2004年6月3日在湖州市調研時的講話]
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在困難面前,是束手無策、畏縮不前,還是克難攻堅、奮然前行? 作為領導干部理所應當選擇后者,應該千方百計采取切實可行的好措施、好辦法,努力解決困難。好措施、好辦法哪里來?答案是:從群眾中來。
群眾的實踐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解決矛盾和問題,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拜群眾為師,深入調查研究。省委作出的實施“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決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調查研究多了,情況了然于胸,才能夠找出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辦法,作出正確決策,推進工作落實,才能夠不斷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多干群眾急需的事,多干群眾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礎的事,多干長遠起作用的事,扎扎實實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
[摘自2004年6月21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章]
在為群眾排憂解難的過程中解開群眾的思想疙瘩,這是我們黨做好群眾工作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一種最實際、最普遍、最有效的群眾工作。黨員、干部要自覺地把黨的群眾工作體現在為群眾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的具體行動中,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問寒問暖,到群眾困難的地方去排憂解難,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理順情緒,到出現新情況新變化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打開局面,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利益。各級黨組織要堅持從具體事情抓起,每年辦幾件作用大、影響大、群眾歡迎的實事,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摘自在《求是》雜志2005年第17期發表的《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委、政府抓工作,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發揮“有形的手”的作用,更要發揮“無形的手”的作用。有 為與無為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有為不是包辦代替,無為也不是放任自流,無為是為了更好地有為,做到不該管的事情放手不管,該管的 事情集中精力堅決管好。尤其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省份,更應注意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公權與私權、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更 加充分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力求做到不越位、不缺位、 不錯位。浙江經濟從一定意義上講是“老百姓經濟”。黨委、政府抓經 濟工作,關鍵是把方向、抓大事,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 理、公共服務”,在改善環境、加強服務等方面積極有為。在企業微觀 經濟活動方面,則要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尊重企業經營自主權,做到 “無為而治”。要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調動 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及時對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加以總結推 廣,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摘自2003年7月11日在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結束時的講話]
跟著群眾跳火坑
最近我聽到一種說法,就是群眾看我們黨和黨的干部,不看歷史看現實,不看說的看做的,不看政績看“敗筆”,不看上面看基層。 這雖然不很全面,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基層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分量,反映出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在整個黨的建設中的分量。黨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只有被群眾理解、為群眾接受,才能變成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我們的方針再正確,如果不被群眾理解,也難以貫徹施行。 如果群眾不聽,你就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你也跟著跳下去。 群眾覺悟了,從火坑里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走。群眾跳,你不跳,干群關系就疏遠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工作就好做了。 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是什么?一個重要特點是,群眾的民主意識、自我維權意識增強了。
對此,我們要講兩句話:第一句話,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眾,但又不能做群眾的尾巴;第二句話,干部要教育和引導群眾,但千萬不能站到群眾的對立面。
[摘自2005年1月13日《人民日報》“聲音”專欄]
要解決好領導與群眾關系的問題,我認為尤其要強調兩點:
一是要明確責任,主動工作。領導在與群眾的矛盾中始終處于主要方面。在領導和群眾的矛盾中,如果領導方面是錯誤的,群眾方面是正確的,毫無疑問,領導是主要矛盾方面;如果群眾方面是錯誤的,領導方面是正確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領導,在于領導對群眾的說服教育工作沒有到位,在于領導的工作措施不適應于群眾。因此,領導與群眾產生矛盾時,領導要想方設法去做好教育和轉化工作,而不能因為群眾錯了,你就站到群眾的對立面去,把人民內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
二是要將心比心,換取真心,而不要掉以輕心。群眾也好,領導也好,人的感情都是一樣的,并不是群眾的感情可以簡單一點、群眾的需求可以降低一點,要將心比心。要獲得群眾的信任,主要靠平時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做好群眾工作,臨時抱佛腳,佛也不會慈悲。
[摘自在《求是》雜志2005年第17期發表的《做好 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領導干部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 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一些廉價的掌聲。
作為領導干部,就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這個崗位上,這是對我們的信任,是賦予我們的責任,是給我們為黨分憂、為國效力、為民盡責的機會。“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為 “官”一任,就要盡到造福一方的責任,要時時刻刻為百姓謀,不能為自己個人謀。我們要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統一,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恪盡職守,盡心竭力,講奉獻,有作為。既要多辦一些近期能見效的大事、好事,又要著眼長遠、著眼根本,多做一些打基礎、做鋪墊的事,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廣大人 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摘自2003年11月24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章]
我們做的大量是鋪墊的工作,不要只想拿軍功章、立凱旋柱。社會主義事業是前赴后繼的事業,如果每個人都想掛功勛章,成為名垂青史的英雄,那也是不現實的。歷史上皇帝這么多,人們能記得的也只有十幾個。功名如浮云。要扎扎實實工作,自己感到無怨無悔就可以了。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去爭虛名。
[摘自2002年12月31日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