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艱苦奮斗精神,只會讓夢想白白擱淺。地方發展如是,更大層面上亦如是
我家鄉所在的小山村,地處偏遠,條件惡劣,水旱災害頻繁。村民世世代代的夢想,就是水旱無憂。
上世紀70年代末,村里響應上級號召,大興水利建設熱潮。當時條件相當艱苦,沒有任何勞動報酬,村民全都是自覺自愿參加。沒有足夠糧食,吃的是紅薯、玉米等粗雜糧;沒有施工機械,全靠扁擔挑、石夯砸。經過3年多不停歇的接力奮戰,建成了一座200多米長堤壩、120多畝水面的山塘水庫,徹底根治了水澇旱災。村里人這種“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不服輸精神,被贊譽為“扁擔精神”、“石夯干勁”。
然而,今年春節回家過年,卻看到了另一番情形:水庫泥沙淤積,水深僅及腰部,排水系統損壞嚴重,呈現一片破敗局面,農業旱澇保收已不能保證。問村支書為何不組織發動村民整修,支書無奈搖著頭說,現在的人不想吃苦、吃不起苦,而且很實際,非得依靠機械施工不可,而機械施工所需經費,不下200萬元。
當年參加水庫修建的一位老勞模回首往事時動情地說:“你們年輕人很難體會我們當年勞動時的那種快樂和干勁。”老勞模不后悔當年的艱苦和所謂的“吃虧”,而是說“快樂”和“干勁”,這的確引人深思。
水庫失修,雖然跟農村空心化等現狀有關,但如老勞模所說,少了當年創業時那股“扁擔精神”、“石夯干勁”,也是重要原因。現在我們的物質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精神卻少了,這讓人想起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的話:“我們很少想到我們有什么,可是總想到缺什么。”
小山村水庫變泥塘,提醒我們,離開艱苦奮斗精神,只會讓夢想白白擱淺。地方發展如是,更大層面上亦如是。夢想之路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有夢最美,艱難玉成。共產黨人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近日訪問延安圣地,讓我更深切地體味到了這點。當年毛主席請華僑領袖陳嘉庚吃飯時,席上只有戰士們自己種的蔬菜和鄰居送來的一只母雞,與蔣介石在重慶宴請時一頓飯八百大洋形成巨大反差。無怪乎,陳嘉庚先生會作出“國民黨必敗、共產黨必勝”的洞見。瞻仰朱德總司令住過的窯洞時,想到當年國民黨將領續范亭到延安考察,見到這位身經百戰、威震敵膽的八路軍總司令,竟穿著粗布衣服,像個普通莊稼漢,深為感動之下揮毫賦詩:“敵后撐持不世功,金剛百煉一英雄。時人未識將軍面,樸素渾如田舍翁。”
艱苦奮斗是共產黨人的傳家寶。不管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也不管離中國夢有多么近,都要把這個寶傳承下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艱苦奮斗精神把中國夢的美好藍圖在我們手中變成現實。
(作者系中共廣西區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