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主任楊斌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他表示,北京市正在研究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納入限價房序列管理政策,將很快出臺。這類房將通過政府的土地收入、稅收政策的優惠保證中低價位,因此以后再上市可能會受到限制。(《京華時報》4月11日)
北京擬出臺的進一步落實“國五條”的舉措,相對于其它城市,顯然很大膽,很超前,也很有力道,如果能夠確定下來并且積極推行,相信能為各地樹立一個可以學習、效仿的“榜樣”。
其實,北京樓市的變化向來被公認為全國樓市走向的“風向標”,無論在政策導向上,還是在具體的市場走向上,它對各地都影響很大。雖說地方在調控樓市上各有各的特點和高招,因地域環境、經濟實力、人口數量等不同,不可能照搬北京的一些做法,但是總體上看,在調控房價方面,絕大多數的城市還是會看北京的“臉色”行事。
如今,我們在品讀各地落實“國五條”的舉措中,還發現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大家“態度”積極,但“措施”缺力,或參差不齊,或模凌兩可。比如,有的城市結合實際,認真研究,提出的措施尚可,有的城市則是敷衍,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在實施“細則”上,含糊其辭,難見真功夫。事實上,樓市已成各地的一塊“心病”,既難以割舍,又不敢造次,都在想方設法給自己留空間。 這時候,尤其需要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帶個好頭,下大力氣誠心實意地調控樓市。
對于當今中國樓市的發展走向,很多人都不敢輕易做出預測和判斷,因為誰都不是樓市“郎中”,難以為樓市走向“把脈”,更多的只是“起哄架秧子”。比如,有的人為樓市漲跌打賭,表示輸了愿意到長安街上裸奔;有的放言樓市還遠遠沒有漲到頭,還要大漲20年等等。房地產這個所謂的“支柱”究竟還能夠支撐多久?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給當前有些“不要命”的樓市降降“火”、壓壓“驚”,還是很有必要的。
據悉,北京將出臺更為嚴厲的落實“國五條”的實施細則,筆者以為,其中有兩項舉措值得關注:
一是北京擬將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納入限價房序列,這類房將通過政府的土地收入、稅收政策的優惠保證中低價位,因此以后再上市可能會受到限制。這能控制一些投機取巧的行為,讓限價房不能隨意上市買賣炒作,而發揮保障居住的基本功能。
二是新建商品房在新盤取得預售資格時,政府將對價格進行管理和引導,報價不能明顯高于該樓盤此前的成交價,也不能明顯高于周邊同類品質商品房的價格。如果開發商不接受指導,就不予發預售許可證,或者對于成交資格不予備案等,簡單說就是“禁售”。上述兩條措施,無疑具有“剛性”的約束作用,對樓市價格將起到決定性的抑制作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通過政策干預,終止房地產市場哄抬房價的現象。
世界上沒有完全自由的市場,任何市場都需要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當市場“心律不齊”、“燥火上升”且本身已難以控制時,政策適當的干預是有必要的。因此,筆者迫切希望北京能夠盡快完善落實“國五條”的實施細則,力爭為全國創造一個可供借鑒和示范的“北京經驗”,以此促進和帶動我國樓市的穩定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