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1日07:5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執行副主任、民間組織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蔡禮強(張哲/攝)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 張湘憶)3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決定。隨后,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新組建的部門陸續掛牌。人們對政府怎樣提高效率、做好服務充滿新期待。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執行副主任、民間組織與公共治理研究中心秘書長蔡禮強在接受中國社會科學網采訪時指出,本輪機構改革堪稱是政府機構改革的一場深刻革命。其中,作為政府職能轉變核心和突破口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警惕三種情況。
行政審批是政府部門最具“含金量”的權力
蔡禮強指出,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可以說是抓住了政府職能轉變的“牛鼻子”。職能轉變是本次政府機構改革的核心,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則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核心和突破口。行政審批制度是政府部門最具“含金量”的權力,也是政府吃拿卡要的癥結所在。行政審批過多,就壓縮了市場和社會發揮作用的空間,限制了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和社會力量在社會事務管理中的作用,同時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還為部門政府官員尋租和腐敗提供了借口和便利條件。
改革審批制度 警惕三種情況
蔡禮強進一步指出,審批制度改革的過程中要警惕三種情況。第一,明放暗不放。譬如把審批制改為備案制,但實質上還等同于變相的審批。第二,避重就輕。比如把不太重要、不太關鍵的審批權的下放,但仍把一些項目審批、投資審批、資質審批等關鍵審批權牢牢抓在手里。第三,警惕“二政府”。把審批權轉移給一些官辦協會手中,讓沒有獨立性的官辦協會發揮“二政府”作用,但審批權還是遙控在政府手上。
相關專題 |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