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至9日,“金融危機下的政府管理”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國家行政學院舉行。圖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馬慶鈺發表演講
11月8日至9日,“金融危機下的政府管理”國際研討會在中國國家行政學院舉行。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馬慶鈺教授在發言時指出,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和蔓延,也考驗了中國政府的管理模式和應對能力,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由改革初期的漸進式改革向全面改革推進,最終實現由經濟建設型政府向現代服務型政府的過渡,從而能切實提升危機環境下的現代政府治理水平。
在這一改革過程中,馬慶鈺教授強調要切實協調好四個關系。
首先是要協調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馬教授指出,這次危機后,有人又在強調要加大政府對市場干預的力度,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治理危機,恰恰是要制約公共權力、規范好政企關系,而不是要為權貴經濟創造生存的土壤。
其次是要協調好增長與公平的關系。馬教授指出,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建議首次提出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要與勞動生產力保持同步這個觀點,就是充分認識到了在社會財富增長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讓全體人民都能分享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第三是要協調好民生和民主的關系。改善和保障民生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發展經濟的著力點。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認識到民生與民主的互動關系,要切實保障人民的權益,讓勞動者獲得工作的體面和做人的尊嚴,在法治環境中擴大人民的民主意識。
第四是要協調好特色與共性的關系。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既能不斷借鑒和吸收人類的先進文明成果和各國的執政理國經驗,同時也充分立足國情,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中國政府始終主張包容、平衡、可持續和創新性發展。這一經驗本身也值得他國分享。(記者 馮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