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萬鵬
2013年01月24日07:5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反腐專家、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喆
建設廉潔政治的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傳遞反腐倡廉新信號
人民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萬鵬)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2日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此,人民網邀請到反腐專家,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喆教授圍繞權力制約,腐敗的懲戒機制以及防范機制話題與網友交流。
林喆教授認為,2012年的反腐敗有一個新的特點,就在于群眾對反腐敗的熱情越來越高,所以2012年出現網絡反腐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網絡反腐,這是群眾反腐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能夠涵蓋整個群眾反腐的形式。群眾反腐也不僅僅具有網絡反腐這一種形式。
她指出,網絡反腐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利用網絡進行反腐敗。網絡反腐不等于制度反腐,但是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制度反腐在一些地方采取了網絡反腐的形式,比如像一些紀律檢查部門、監察部門都積極地利用網絡接受群眾的舉報。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網絡反腐到底是哪些人在反,就是它的主體是誰。網絡反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當然也有專門的組織機構。
林喆教授談到,群眾的網絡反腐里面包括以下人群:第一類就是學者,學者往往利用自己的博客,然后設立反腐敗的平臺,在他們的網絡平臺上專門宣傳中央從上到下的紀檢監察部門的反腐敗的政策、措施、決議。另外,在宣傳自己對于腐敗問題的種種看法和理論。有的學者還接受民眾的舉報,把部分經過調查的材料放在自己的網站上進行披露。這是第一類人。學者的反腐敗通過網絡反腐敗,擴大了學者的理性的思考,披露了他們的一些思考。對于反腐敗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第一類人。
第二類人就是紀檢監察這些組織機關。這些組織機關,他們在網絡上進行反腐,比如接受群眾的舉報,并把調查的情況在網上公布,廣而告之。這些也是反腐敗的主力軍。
第三類人就是深受腐敗、貪官迫害的群眾,他們舉報無門,開始自己辦網站進行揭露。這類群眾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應該有真憑實據,而不是采取謾罵、毀人的做法。這些群眾因為不懂得如何有證據的進行反腐,所以往往容易傷及自身,被人起訴。
第四類人叫“四仇”人員,四種仇恨人員主要包括:仇共(仇視共產黨)、仇富(仇視一切富人)、仇官、仇名(仇視名人),這四仇人員一旦進入到反腐敗的隊伍中來,危害性很大。這些人往往情緒化的發泄,對于反腐敗的危害很大。
第五類人就是網站上的散兵游勇,這些人沒什么事,在網站上看看新聞,東逛逛西逛逛,正好逛到哪個網站上進行人肉搜查,他們也參與進來,他們不是游手好閑,有人稱他們為好事者。這些人的法治意識不是很強,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確。他們的反腐敗熱情大半靠的是情緒,由情緒使然。這些人對于網絡反腐危害也很大。和四仇人結合在一起,在一定時期可以形成一種風潮,殺傷性很大。這類人群反腐行為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都有,對他們最重要的就是行為的規范和上網意識法制化。我們講網絡反腐的時候,當然主要不是講這些人的網絡反腐,但是這些人的存在對于網絡反腐的制度化不可小覷。
最后,林喆教授提到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人肉搜查。人肉搜查,現在被網民頻頻的使用,有的時候就變成了網絡反腐的代名詞。好像要網絡反腐就必定要進行人肉搜查。這實際上是一種錯誤的見解。人肉搜查不是一種好的形式,它至少在幾個方面有缺陷,比如說它搞的實際上是有罪推定,在完全不了解搜索對象的情況下,就假定他是貪官,然后進行有罪推定,然后進行搜索,這不符合邏輯。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第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